近日,春寒料峭。可位于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红富堡公司的排排番茄大棚里却热气腾腾:一只只黄绒绒的子鹅,正啄着番茄根边隙地萌生出的嫩草,不时发出欢叫声……公司董事长、陈堡镇农技站副站长姚长松告诉我们,大棚里的温度保持在摄氏26度以上,是鹅生长的最佳温度,同时,鹅在大棚里觅草为食,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替代了人工薅草,节省了人工。
红富堡公司是陈堡镇农科站为周边乡镇农民创办的“种苗工厂”,向4000户农民供应番茄、青椒等种苗,使客户告别了多少年“家家育苗,户户买种”的小生产模式。为了让乡亲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更多的收入,公司实验多种种植模式,成功后向农民推广。
姚长松介绍,大棚里放养鹅,一般一栋一亩的大棚,放养15只鹅为宜。
放养过多,棚内的草饲料难以维持其食用,放养过少,草不能适期清除,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去年,公司200个大棚放养了2500只鹅,仅70天就出售,平均每只鹅获利23元,比常规养鹅户每只获利高10元,同时,还节省了若干个薅草工。
随着鹅渐渐长大,棚里的草不够食用,姚长松便用在大棚外的边隙地种的麦草作补充。还可以利用4月下旬番茄的腾茬期,种上高密度小麦,待半月麦苗长至三叶一心,再将鹅放到棚里育壮出售。
今年,该公司订购的3000只雏鹅已陆续到位,并经育雏放养到200个番茄大棚里。
“如今,红富堡公司的这种大棚种养模式,已在全镇推广。”姚长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