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百胜―圣农鸡肉技术研讨会”召开,百胜餐饮集团高管及全国品控与研发人员18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向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颁发了“百胜质量奖”,以表彰圣农十几年来始终如一提供高品质安全食品。这表明,福建圣农集团正越来越受到外界、同行业以及国际快餐业巨头的青睐。
有关专家评价认为,圣农十多年来的探索创新,立足于标准化、生态化、前沿化,创建出畜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为全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标准化:接轨国际市场
作为中国肉鸡饲养加工行业的“后来者”,圣农集团在中国肉鸡饲养加工行业中第一个实施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从种鸡饲养、苗鸡孵化、肉鸡饲养加工、饲料生产的全体系标准化生产运行管理。而当时,国内肉鸡饲养加工企业都是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由企业统一收购农户散养的肉鸡统一宰杀后投放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标准化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圣农集团将所有肉鸡场都建在远离城区、山清水秀、无污染、无公害的闽北山区。从饲料生产的营养配比到种鸡、苗鸡选育和饲养,到肉鸡的饲养、防疫、加工、深加工,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一整套检验规程和量化指标,严格的标准化生产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质量稳定过硬,外观整齐划一。圣农集团的标准化生产吸引了肯德基公司签下与圣农集团长达10年的合作协议。
1999年,圣农集团冻鸡综合标准体系作为福建冻鸡生产统一标准在全省推广,改变了全国肉鸡饲养加工业的产品格局和发展格局。
2005年圣农集团在全国肉鸡饲养加工企业率先同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和欧盟食品安全HACCP体系三大认证,产品出口日本、俄罗斯、南非、中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典范。
去年,圣农集团成长为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亚洲产能最大、世界设备最先进的肉鸡饲养加工企业,创造出“圣农模式”。
生态化:做活节能减排
圣农集团在打造肉鸡饲养加工主业链的基础上,围绕肉鸡饲养加工环节产生的废料,形成了“零废弃、零排放、零污染”的“一主两副”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其在中国肉鸡饲养加工企业中第一个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圣农集团投资新建有机肥厂,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打造第一副业链;他们还投资新建废弃物处理厂,利用鸡毛、鸡肠、鸡血等废弃物和鸡壳、鸡油、鸡骨架等宰杀下脚料生产动物蛋白质饲料,打造第二副业链。
傅光明董事长算了一笔经济账:“鸡粪产生的有机肥和鸡毛、鸡肠等废弃物制成的蛋白质饲料每年能卖出3000万元,企业投巨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是负担,只要依托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企业就能做活节能减排,受益于节能减排。”
前沿化:瞄准世界先进
2006年7月,圣农第二肉鸡加工厂顺利建成投产,第二肉鸡加工厂引进三条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肉鸡宰杀线及加工设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切割转挂系统、自动掏膛及清洗系统、风冷降温系统等三项生产管理和技术工艺,生产出优质的分割冻鸡产品,日加工肉鸡能力达到30万羽,成为运用世界先进生产设备、亚洲产量最大的肉鸡加工厂。
去年4月,由圣农集团和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凯圣生物质有限公司在武汉挂牌成立,双方投资建造一座亚洲第一个鸡粪发电厂。
目前,国内肉鸡饲养加工企业只能采用生产有机肥的办法处理鸡粪,圣农集团利用鸡粪发电是以鸡粪与谷壳混合物为原料,通过燃烧产生能量发电,2008年首期两台机组发电,这也是全球除美国、英国之外的第三座鸡粪发电厂,今年内将建成投产发电。
“在全球打造‘中国饲养’品牌,做世界质量一流的农业食品联合企业。”这是圣农集团的奋斗目标。圣农“5年发展规划(2005-2010)”显示,圣农计划投资12亿元,将年肉鸡饲养加工规模由5000万羽扩大到1.2亿羽,建成世界最大的肉鸡生产、食品加工农业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