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名
"鸡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禽类疾病的俗称,不仅禽流感,其他症状相似的禽类疾病也被人们统称为"鸡瘟"。事实上,"鸡瘟"还分为"真性鸡瘟"和"伪鸡瘟","真性鸡瘟"即禽流感。
20世纪初,在一个名为"新城"的地区发现一种类似禽流感的禽类疾病,被命名为"新城疫"之后,"新城疫"与禽流感一直被混淆,两者都被称为"鸡瘟"。其实,"新城疫"就是前面提到的"伪鸡瘟"。
"新城疫"鸡瘟是以最早发现本病的城镇-英格兰的新城命名的。本病是一种高度的传染性疾病。"新城疫"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均为RNA病毒,但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两者在临床上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但一般不易区分。禽流感在临床上表现为全身感染,"新城疫"的症状则可分为嗜神经型、嗜内脏型和嗜肺型,其中嗜肺型与禽流感更为相似。
二、病原
1、鸡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⑴、鸡瘟和鸡新城疫病毒同属于粘病毒科,但不同属。均有血凝和血凝被特异性血清抑制特性。病毒耐热性前者弱,后者稍强。
⑵、鸡瘟和鸡新城疫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临床表现高体温、呼吸困难、鼻水多、甩头、"咯咯"叫声等症状。
⑶、鸡瘟突出的病变是皮下水肿,广泛而明显的全身小点出血。鸡新城疫呈现典型的肠道多发性纤维性坏死性炎灶和腺胃粘膜乳头出血。
2、"新城疫"鸡瘟
⑴|病原:新城疫病毒。本端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不强,不耐高温,100℃时几分钟即死亡,但它可在低温下长期生存,故春、冬两季多发此病。此病毒对消毒式抵抗力弱,碘剂、火碱、来苏儿、石炭酸等都可有效杀死此病毒。
⑵、流行病学:本病流行时,以鸡易感性最高,各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均可感染。雏鸡和幼鸡比成鸡更易感染。
⑶、传染来源:"新城疫"鸡瘟为新城疫病鸡,健康鸡与病鸡接触,以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鸡所产蛋的壳上也带病毒,在孵化时也可感染。死鸡、带毒鸡、没经消毒处理的离产品往往是引起本病的流行因素。
⑷|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天,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
①、最急性型:突然发病,无特殊而迅速死亡。
②、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食欲减退,呆立、垂头缩颈,双翅下垂,闭目似昏睡样,鸡冠及内垂呈暗紫色。对蛋鸡而言,软壳蛋增加,产蛋终止。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有白色或绿色稀便3~5天后死亡。
③、慢性型:病程较长,出现神经症状,翅或腿麻痹,头颈歪斜,常向一侧扭曲或后仰。
⑸剖检:口腔、气管内有大量粘液,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间、食道与腺胃间有出血点,有时溃疡。肌胃角质下层有出血或溃烂。小肠粘膜出血或坏死,心冠状沟脂肪出血等。
3、禽流感
禽流感与"新城疫"相比,禽流感的发病几率较低,属于散发、点状、区域性疾病,而"新城疫"的发病范围大,且易经常发生。但"新城疫"的危害不如禽流感严重,因为对于"新城疫"已有疫苗能够控制,而且这种病毒不会传染给人,也不会演变为人畜共患。
三、鸡瘟与鸡新城疫的区别:
1、鸡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传染病。与鸡新城疫的异同如下:
⑴、鸡瘟和鸡新城疫病毒同属与粘病毒科,但不同属。均有血凝和血被特异性血清抑制特性。但两者凝集不完全同的动物红细胞。病毒耐热性前者弱后者强。
⑵、鸡瘟和鸡新城疫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病毒传播都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
2、新城疫
⑴、群体临诊检查:首先作静态检查,让禽群处于静止状态,观察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呼吸、粪便、鼻及口腔分泌物有否异常。然后观察禽只运动状况,有否跛行、共济失调、痉挛等异常现象。检查中重点注意以下情况:
①、精神沉郁或无任何症状而死亡。
② 、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产蛋减少或停止。
③ 、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嗉囊胀满。
④、呼吸困难、喉部发出"咯咯"声(晚间较明显)。
⑤、下痢,粪便成绿色。
⑥、偏头转颈,作转圈运动或共济失调。
⑵、病理解剖检查: 对临诊疑似病例,应全部或抽样解剖,依据下述病变作出初步判断:
①、口腔、咽喉部有粘液,咽部粘膜出血。
②、 腺胃乳头肿胀,挤压后有豆腐渣样坏死物流出,乳头有散在的出血点。
③、 肌胃角质下层有条纹状或点状出血,有时见不规则溃疡,腺胃与肌胃交接处有出血斑、条。小肠前段有大面积散在出血点,或肠粘膜有纤维性坏死并形成假膜,假膜下出现红色粗糙溃疡。
④、小肠前段有大面积散在出血点,或肠粘膜有纤维性坏死并形成假膜,假膜下出现红色粗糙溃疡。
⑤、盲肠和直肠皱褶处有出血,盲肠扁桃体(淋巴滤泡)出血坏死。
⑥、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粘液。
⑦、心冠脂肪、心耳外膜及心尖脂肪上有针尖状小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