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城县充分发挥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的特点,积极“转身”,不断调优渔业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突出发展高效养鱼、生态养鱼,改变了过去渔业“散、小、弱、差”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去年,该县渔业收入突破3亿元。
从“一家一户”到“规模带动”
上世纪80年代,南城县涌现出义仓上、邱坊等一批渔业村,形成“家家户户有鱼塘”的发展局面。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准入门槛的提高,“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弊端凸显,鱼类产品多次出现“拒市”。在这种情况下,南城县及时进行政策调整,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养殖大户和发展渔业企业上。为激励养殖大户、渔业企业进行规模经营,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水库改造补助、防疫体系建设、技术培训及奖励,以加快养殖水面向优势企业、养殖大户集中。与此同时,引导渔民组织化生产,把散户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整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用药标准、集中销售。短短几年,该县规模养殖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营水面在3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发展到200多户,渔业开发企业从2家发展到10多家,渔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家。
从“传统养鱼”到“综合渔业”
提起南城县建昌镇鳜鱼养殖户罗水财,当地人都会竖大拇指。2004年,罗水财在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考察后,毅然承包了徐家乡石溪水库坝下80亩池塘,发展优质鳜鱼养殖,当年实现产值60多万元。之后,他又建起了全县最大的鳜鱼种苗基地,为该县及周边县区提供优质鳜鱼种苗。
该县积极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从外地引进鲈鱼、鲳鱼等名优特新品种10多个,并采用“企业+基地”的模式向全县推广,促进渔业迅速壮大。2007年,该县特种水产品产量0.58万吨,同比增长20%。在调整养殖结构的同时,该县还注重推广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南城鑫港渔牧有限公司利用廖坊库区水面宽阔的优势,建设集种养、垂钓、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基地,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休闲。
从“落后产能”到“生态效益”
同样是白鲫,别人只能卖到10元一公斤,而新丰街镇的养殖户李南山却能卖到14元一公斤。说起其中的缘由,李南山总要称赞生态养殖带来的好处。在水产技术员的帮助下,他采用了生态养鱼新技术,鱼塘效益比以前高出一大截。
近年来,南城县通过采取给补助、免费进行技术指导等措施,大力鼓励养殖户发展生态养殖,提高产出效益。龙湖渔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网箱养鱼,但大多以传统钢架网箱养鱼为主,经济、生态效益低下。近年来,该渔场实行沉水网箱养殖,实现高密度精养,以水体中浮游生物为食料,实现内部循环生物链条,减少饲料使用量,养出来的鱼不但肉质鲜美,而且还改良了水质。此外,该县还积极推广机械增氧、自动投饵等10多项先进养鱼实用技术。据统计,目前,该县已建立生态养鱼示范基地6个,投放沉水网箱18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