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产品未来十年牛市
联合国粮农组织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表一份报告说,受需求增长迅速、气候变化、生物燃料推广以及投机因素等影响,未来10年内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依然会维持在高位,甚至有可能大幅上涨。报告预测,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未来10年内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将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其中大米和食糖将涨价约10%,小麦涨价约20%,植物油则有可能上涨50%。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受一些长期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油价高企、饮食结构改变、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全球人口增加等。此外,由于粮食库存较低以及部分农产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并不敏感,加上投机行为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等因素,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报告强调,生物燃料需求迅速增加也是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至2007年全球乙醇产量增长了两倍,到2017年其产量还会再翻一番,生物柴油的产量10年内也将增长一倍多。这些生物燃料是由玉米等谷物、糖类和油料作物生产的,因此其产量的扩大必然导致相关农作物价格的飙升。
我国粮食不会大量外流
自2003年以来,我国谷物只有在2004年出现逆差,其他年份均是顺差,自给率超过100%,基本不存在进口依存问题。
为了防止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涨刺激粮食出口量的增加,我国政府从去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今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开始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种商品涉及11个8位税则号的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除了税收杠杆之外,国家还将严控粮食出口列为今年国务院工作要点。
如果未来国际粮食价格依然高位运行的话,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们认为,政府将继续采取行政手段来保障国内市场的供应,维持粮食价格稳定,因此,国际谷物价格对国内谷物价格的影响有限。
国内粮价将小幅多次上涨
中国以往的粮食安全,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但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最终会危及粮食安全,因此,国家未来要保证种粮比较效益不下降,并逐步得到提高。
今年国家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之后又决定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并出台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等10项重要措施,其中包括提高稻谷和小麦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9元、8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均比去年高7元;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2元、7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去年分别高5元、3元、3元;同时今年生产的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由黑龙江、吉林两省扩大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但是粮食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将基本抵消这些政策带给粮农的好处。以湖北为例,去年种一亩水稻买化肥要91元钱,而按今年的价,就得花121元,不算种子和农药的成本上涨,单单是化肥,每亩水稻就要多投入30元。国家今年每亩农田农资综合直补比去年增长了13元,也就是说,所增加的农资综合直补都会被化肥涨价吃掉。最低收购价仅提高9%左右,显然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因此,国家应会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考虑到通胀压力,我们认为国内粮价应呈小幅多次上涨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