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早晚温差加大,又到了吃大闸蟹的最佳时机。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申城蟹市起了微妙的变化,阳澄湖蟹不再一枝独秀,各路“蟹王”纷纷“斗法”申城,好不热闹。与此同时,消费者吃蟹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销售渠道的不断增多使得蟹价也呈现了松动下滑的迹象。 阳澄湖蟹口碑下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阳澄湖蟹是大闸蟹最高品质的代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年这个季节,总要想方设法吃一顿正宗的阳澄湖蟹,否则,就是吃再多的蟹还是没完成该年的“吃蟹任务”。而今年,这个观念正悄悄起着变化,因为很多人发现,阳澄湖蟹的口感和质量已经大不如前了。 其实,对于阳澄湖蟹的品质质疑,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鉴于对于美食一年一度的期盼,很多人从情感上不太愿意正视这个事实。但现实越来越清晰地让大众感觉到:对于阳澄湖蟹的盲目迷恋如果还不能及时修正的话,是一件滑稽而可笑的事,实在对不住上海 人的精明特性。 连续多年的围塘养蟹、高密度放养、饲料喂食、提前捕捞,严重破坏了阳澄湖的水质。如今,阳澄湖到处漂浮着水葫芦,湖水含氧量锐减,水体浑浊,不少湖底甚至已经沙化。这一切,直接导致阳澄湖蟹的口感下滑,蟹黄少而硬,蟹腿内肉空且缺乏鲜味。“今年的阳澄湖蟹不怎么好吃。”在农贸市场随便走走,就能听到很多类似的话,卖大闸蟹的小老板也感叹说,上海人开始不盲目迷信阳澄湖蟹的了。 群雄纷争使蟹价走低 今年,上海市面上的大闸蟹品种较去年明显增多,不但有来自阳澄湖、太湖、洪泽湖等水域的大闸蟹,来自湖北、安徽、东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大闸蟹也占据了市场不小的份额。“只要水质好,养殖技术过硬,哪里都有好蟹,是好蟹也就卖得掉,何必非要认准阳澄湖”。一位做了多年大闸蟹生意的老板如是说。 群雄纷争的格局也使得蟹价越来越实惠。记者从铜川水产市场获悉,最近大闸蟹的销售情况并不算太好,每天都有不少蟹因销售不出去而积压,这使得销售商纷纷调低价格,就连一直自我标榜“肯定要涨价”的阳澄湖蟹也参与到价格战中———一个多月前,阳澄湖蟹入市时,价格坚挺,基本是一口价,近来,阳澄湖大闸蟹价格已开始有所松动,讨价还价的幅度多在8折左右,甚至更低。就连大卖场里的大闸蟹,尽管明码标价,消费者一样可以和销售员议价。 吃蟹方式更加多元化 说到买蟹、吃蟹,上海人各有一套门槛。 性价比最高的是去专业水产市场买,价格便宜,一次性吃个酣畅。最方便、最随意的吃法是去住家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花费不多就过了嘴瘾。到饭店里吃蟹是最不实惠的了,若非别人请客或是请特殊的朋友,很少有上海人会去花那个冤枉钱。真正兴趣所致的话,开车到原产地吃蟹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推崇此法的人很多,其实真正算下来也不一定便宜,但玩的就是那个过程和感觉。 今年,还有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在申城流行开———网上购买大闸蟹。从淘宝网传来的信息显示,上月20日至今,通过该网络交易的大闸蟹超过八十万元人民币,而近一周内的大闸蟹交易额更是突飞猛进。由于网络交易成本低,蟹价也相对实惠一些,吸引了不少买家。(来源:劳动报 哈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