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嗜皮菌病又叫链丝菌病、皮肤雨伤病,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牛和其他家畜以渗出并形成痂块为特征的皮肤传染病。
嗜皮菌病原首先由vansaceghem(1915)报道,发生于刚果。该病在非洲极为普遍,现已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除牛、羊易感染外,也可感染人。
病原
本菌形态是菌丝与球菌形,革兰氏阳性,菌丝分枝,有膈,向外部游出,会形成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新鲜病料易分离细菌,在添加10%二氧化碳条件下比一般需氧培养发育良好。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为灰白色,渐渐变成淡色。
本菌为皮肤的专性寄生菌,在土壤中不能存活,能运动的游动孢子具有感染力,干燥的孢子能长期存活。
流行病学
刚果嗜皮菌为某些牛的皮肤常在菌群。病牛和带菌牛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由于皮肤损伤、温度和雨水的相互作用,促使细菌的感染而发病。
在皮肤损伤中,最常见的由牛舍内铁丝、铁钉,以及尖锐的树枝引起的外伤;吸血昆虫蜱及蝇类所致的刺伤;皮肤瘙痒而与坚硬物体摩擦所致的机械性擦伤。
饲养管理不当所致的皮肤潮湿,诸如因无防雨设施而由雨水浇淋牛体;运动场泥泞而牛只卧于其中;奶牛长期置于牛棚阴暗、通风不良及垫草潮湿的潮湿环境之中,致使被毛缠结而为感染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外,牛只患病、免疫状况低下、长时使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的牛发病严重。
本病发病与雨水、昆虫有关,故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
发病机理
刚果嗜皮菌的致病性决定于寄生于皮肤上的游动孢子能否侵入表皮的深层组织。雨水浸渍,皮肤的创伤,为病菌侵入提供了重要途径。侵入皮肤的游动孢子发芽,发芽管伸长成菌丝,菌丝成长变粗,再产生支枝菌丝侵害毛囊,由于积集在真皮内嗜中性白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因子的作用,感染表皮下方,嗜中性白细胞积集,浆性渗出物蓄积并向表面渗出,最终导致痂块形成,真皮不受侵害。
临床症状
典型表现是背部皮肤出现小的、成片的、凸起的及局限的硬皮,在粘着成簇状的毛下可见水肿或小脓疮。被毛与渗出物粘着成似毛刷束形、地毯状隆起。有的是缠结的被毛完全由皮肤结痂覆盖,刮开痂皮,可见到黄绿色脓汁及粉红色皮炎。痊愈时,结痂脱落,出现新毛或残留无毛部分。除背部感染外,头部、颜面、颈部、四肢和鼻镜也常感染发病。公牛阴囊和母牛乳房皮肤时有发病。
本病全身症状轻微,但往往因炎热、潮湿及昆虫叮咬,常会影响食欲和休息,当嗜皮菌感染全身体表超过50%以上时,极易导致机体虚弱、营养不良、衰竭和败血症死亡。在有些牛群中,约有4%的牛因患此病而被淘汰。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的皮肤表皮结痂的皮炎可初步诊断,确诊应做细菌和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观察的表皮充血、水肿及白细胞浸润和硬皮病为特征的增生性变化,并能在表皮细胞和毛囊可发现病原体。细菌检查可取病灶脓汁、涂片、姬姆萨染色或革兰氏染色,镜检寻找分枝及多膈的菌丝和平行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样细胞丛。培养需采取痂皮、病变皮肤直接培养或研碎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培养。
治疗
局部治疗 对病牛,应置于干燥、清洁的牛棚内饲养。保持牛体清洁、干燥;清除病灶的痂皮、被毛及周围皮肤被毛,以减少病原体数量,局部用1%龙胆紫酒精溶液、5%水相酸酒精溶液或碘溶液涂擦。 全身治疗 青霉素5 000iu/kg体重、链霉素11.0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续注射5~7d。有人认为用碘化钾内服或静脉注射,有治疗效果。
预 防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牛场环境卫生和牛体卫生,清除污水、杂草,做好灭蚊、蝇工作。当有病牛出现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因治疗失效而将病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