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都肃宁毛皮产业的6个中心都已基本浮出水面,6个中心互为补充、互相作用,将有效带动周边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六位一体的格局将为“中国裘皮之都”———肃宁的全面升级开足马力,世界裘皮产业格局也会因为肃宁的崛起而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从皮毛大国向皮毛强国迈进的步伐将更加有力。
3月28日清晨浅雾曼妙、春意撩人,当许多人还沉醉在早春的恬淡悠然时,河北肃宁尚村镇的原皮交易市场已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虽然已经进入裘皮交易的淡季,但是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到这里采购,因为尚村的市场大、货物全、品种多、成色好、讲诚信、治安好,各地的客商都愿意在这里交易,所以现在淡季也不淡了。”市场里一位经营狐、貉皮的女士告诉记者,“今天是尚村镇的集,原皮市场比往常要热闹一些,去年市场行情不太好,今年初有所好转,所以有许多客商远道而来考察市场,采购皮张,准备等行情大好时小赚一笔。”
肃宁县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刘晓海告诉记者:“你现在看到的是改造升级之后的市场,过去的原皮交易市场是一个集贸市场,规模不大、秩序也不如现在。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肃宁打造成中国裘皮之都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5年多来肃宁的裘皮产业在质和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形成了集毛皮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鞣制和染色、裘皮服装加工、研发设计、出口贸易于一身的龙型产业格局,同时衍生了服装辅料、丝线、饲料等相关配套产业。毛皮业已经成为肃宁第一大主导产业。”
数据显示,2007年,肃宁有年出栏千只以上的珍稀毛皮动物养殖场54家,年出栏貂狐貉180万只;购销企业及摊点860多家,年交易各类皮张7000多万张,交易额超过70亿元,占全国交易额的70%;硝染企业26家,年鞣制各类皮张4000万张;皮毛半成品、成品加工企业820多家,产品主要有貂、狐、貉、兔、黄狼等各类裘皮服装服饰,全县年产各类裘皮服装服饰225万件,革皮服装160万件,半成品80万件;毛皮从业人员5.2万。仅五年时间,肃宁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两番多,财政收入跃居沧州市前三位,“中国裘皮之都”的名号在全国叫响。
“裘皮之都”来之不易
亲身经历了肃宁尚村5年变迁的河北省肃宁县政协副主席、尚村镇党委书记刘国清感慨地说:“尚村这五年的发展来之不易,肃宁‘中国裘皮之都’的名号得来就更加不容易了。”
肃宁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总面积52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32.66万,其中城镇人口7万。全县辖6镇3乡,25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6万亩。裘皮产业主要集中在尚村镇。
刘国清介绍说,肃宁毛皮产业起源于明末清初,改革开放以来,尚村皮革业迅速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的“原皮购销”阶段,经销品种由牛、羊、猪等粗皮到貂、狐、貉、兔等细皮,皮毛交易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由国内辐射到国际,成为了华北重要的皮毛集散地。第二阶段为90年代前半期的“市场流通+裘皮初加工”阶段,这一时期全县相继出现皮革加工企业8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12家,最盛时期年加工皮张4500万平方尺。当时制裘企业也有几家,但由于产业产品结构单一,无论是与河北的辛集、留史,还是浙江的海宁等以制革为主的皮毛集中地相比,基本无优势可言。
第三阶段为90年代后期的“市场流通+裘皮深加工”阶段。这一时期,肃宁毛皮产业实现了“两个转变”:产业由制革向制裘转变,产品由半成品向成品转变。裘皮业成为肃宁有别于其它毛皮加工地的新发优势和最大亮点。第四个阶段为“贸易+裘皮精加工”阶段。从2002年到2007年5年间,肃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皮毛产销基地一跃成为具备相当规模的“中国裘皮之都”。
“从2002年到2007年这5年是肃宁发展最快的5年,也是艰苦奋斗的5年”,刘国清回忆说,当时肃宁的产业与辛集、留史类似,但没有任何优势,如何给肃宁的毛皮产业发展定位是第一个难题。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派出多批人马到全国考察市场,寻找肃宁皮毛产业发展的准确定位,经过将近一年的调研论证,确定了集中发展裘皮产业,以尚村为中心,形成一个相关及配套产业齐全,技术设施和配套设施为企业所共享,企业竞争互补,创新意识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裘皮产业聚集区,提出了打造“中国裘皮之都”的目标,并明确了裘皮产业在尚村的定位,在肃宁的定位,以及在全国的定位。
目标确定之后,发展之路也异常艰难。2002年肃宁还是一个贫困县,百业待兴,优势不强,财政收入仅为9000多万元。改善交通、市场升级、产业规划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哪里去找?肃宁人知难而进,先干起来。围绕既定目标,肃宁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一条明晰的工作思路:“裘皮之都”必须是裘皮企业密集区,发展裘皮业也必须走产业集群之路。围绕创建产业集中区,肃宁迅速出台举措,解决关键问题: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从肃宁县城到皮毛重镇尚村镇的5公里公路建设,解决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投资1.2亿元新建了占地187亩、设施优良、功能齐全的裘皮专业市场;规划建设了占地8平方公里的裘皮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设计制定了肃宁小城镇总体规划方案,把环保作为重头戏,使城镇建设、治污与裘皮交易、加工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建立了裘皮业发展协调管理机制,成立了皮毛产业局、皮毛加工出口管委会,皮毛市场治安办公室等,全程为皮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做强“基础”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迅速组团招商,把招商重点放在皮毛业兴盛的港深地区及各皮毛原料、产品集散地,先后在香港举办了5次港深客商见面会,在深圳、温州、上海等地举办专题招商活动50余次,使了解肃宁的港深客商大幅提高。一面走出去,一面引进来。2002年起,肃宁着力把每年一届的中国·尚村国际皮草交易会培育成国际知名的皮草交易会,吸引更多国内外皮毛资金、技术扎根肃宁。
2005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正式将“中国裘皮之都”的桂冠授予肃宁。这比肃宁人的预定目标,整整提前了两年。
优化环境引鸾筑巢
肃宁县副县长耿树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裘皮是高档消费品,有人称之为“软黄金”,一件裘皮服装少则上万元,多则十几万元,所以裘皮生意是“富人经济”,经营裘皮生意的人多数都是有钱人。裘皮商人来这里做买卖,最关心的就是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居住质量,他们最重视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含软环境。在肃宁皮毛市场经商的商户中,有70%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看中的是肃宁安全、绿色、诚信的软硬件环境。
为了保障客商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政府专门成立了毛皮市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毛皮市场的管理协调工作,其他部门不准直接干涉毛皮市场的正常运转。同时,政府还成立了皮毛市场治安办公室、组建了联防队维护市场内外的治安环境。此外,政府还在产业集群区内安装了全覆盖的电子监控设备。
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创建“平安大道”、“贸易通道”,肃宁进一步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公安、交通部门要把交通规费的征收重点放在源头上,不准设立以检查收费、罚款为目的的固定卡点,尽量减少上路次数,上路人数。在检查中要做到轻微违章不拦截、一般违章重教育、严重违章依法办、外地车辆给方便,贸易通道保畅通。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贸易通道的有关规定,对于本县农民驾驶农用车辆到县城、乡镇、集市购买农用物资或出售农副产品、林产品、畜产品的,只要不发生交通肇事,不准拦截、扣车或罚款;对到肃宁农村、企业、县城和贸易市场,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地车辆,不准随意拦截检查;对途经肃宁的外地运输车辆,除严重违章外,一般不准查扣。
肃宁县委书记刘金辉在全体干部大会上曾经表态:“皮毛业是肃宁的第一主导产业,谁要是敢砸肃宁皮毛业的牌子,我就敢砸他的饭碗。”
除治安、交通等环境外,肃宁还加大环保力度,改善居住、生活环境。首先是将有污染的硝染企业集中到硝染区内,由政府建设污水厂,统一进行污水处理;二是治理河道,让河流恢复昔日的清澈;三是规划城镇建设,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
随着环境的逐步改善,肃宁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全世界的客商来此经商,核变效应初步显现。
“136工程”谋划二次腾飞
耿树凯告诉记者,在完成了一个漂亮的5年飞跃之后,肃宁人并没有满足,而是有了新的5年规划,谋求二次腾飞。在新的5年(2007年—2011年)肃宁皮毛产业要实现的目标是:培育一个内部要素齐全、运行机制完善、集群效应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毛皮产业集群,到2011年完成毛皮动物养殖年产值15亿元,毛皮工业产值105亿元;年产值超过3亿元的毛皮企业6家,省级以上名牌10个,毛皮产业从业人数达到8万人。
为完成新的5年规划,肃宁将重点实施“136工程”,即发挥一个“中国裘皮之都”优势,做好“产业聚集、品牌战略、技术创新”三篇文章,巩固建设裘皮原料、裘皮加工、裘皮服装贸易、裘皮产品质检、裘皮科技研发、裘皮产业信息“六个中心”,实现毛皮产业战略升级,向打造“世界裘皮中心”的目标迈进。
耿树凯表示,市场建设是肃宁整个毛皮产业发展的引擎。有了原皮市场的升级换代,才有今天的毛皮动物养殖、生产加工基地;裘都商城(成衣市场)的启动,标志着肃宁毛皮产业向终端产品市场延伸,使肃宁毛皮产业链更加完整。接下来,肃宁还将启动毛皮动物的活体交易市场以及与市场配套的结算、仓储、物流体系,增强辐射能力,强化产业竞争优势。
在巩固和发展市场的基础上,肃宁还将通过建立中国第一个原皮拍卖行,以此为依托,打造中国毛皮贸易中心。耿树凯告诉记者,原皮拍卖行在中国设立的程序很复杂,需要建立许多与其相配套的系统,耗资巨大,目前,拍卖行的投资商已经确定,审批程序已经完成,现在已经进入筹建阶段。拍卖行一经建立,将引导传统的“袖笼交易”方式向现代化拍卖方式转变,进一步确立肃宁在全国乃至世界东方的原皮交易中心的地位,掌握原皮市场的定价权,这是进一步稳固肃宁原皮市场地位、壮大产业集群的一个战略举措。
此外,在巩固原料中心、交易中心、服装贸易中心的基础上,肃宁还将尽快启动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和信息中心,形成六位一体,促进产业集群全面升级。
质检中心目前已经筹建完成,其作用是通过消化吸收国外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制度,来研究、制定毛皮业的行业标准,并监督企业逐步采用先进标准,应对贸易壁垒,为毛皮业的发展建立相应的预警急智和配套措施;研发中心将立足毛皮产品升级,构建毛皮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信息中心将为企业提供国内外竞争对手信息、市场信息、行业信息、经济政策等资信,为企业参加各种国内外推介活动、制定开拓国内外市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耿树凯表示,目前6个中心都已基本浮出水面,6个中心互为补充、互相作用,将有效带动周边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六位一体的格局将为“中国裘皮之都”———肃宁的全面升级开足马力,世界裘皮产业格局也会因为肃宁的崛起而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从皮毛大国向皮毛强国迈进的步伐将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