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各个村、嘎查,我们看到的是一排排高标准的养殖圈舍,一群群活蹦乱跳的优质肉羊,一处处标准化的青贮窖池。短短几年间,石哈河镇的肉羊产业迅猛发展起来,有的农民靠着养羊生金产银,有的农民靠养羊脱贫致富……
石哈河镇西盘村的赵计小,去年收入两万多块钱,来自养羊的收入就达一万多元。据赵计小介绍,他养的是巴美肉羊,去年出栏45只,每只羊平均卖了510元,共计22950元,刨去开支纯收入可达一万元。他还养着3只奶山羊,每只一年至少产2只羔羊,每只羔羊卖500元,6只卖3000元。“政府提出养殖富民的思路恰恰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肉羊育种育肥周期短、效益高,是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59岁的赵计小满脸喜悦的向记者述说着养羊给他带来的实惠。
而像赵计小只是石哈河镇靠养羊走上致富路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石哈河镇按照“支持羊、抓住猪、适当发展家禽”的思路,形成主攻羊、猪、禽齐头并进的养殖业发展格局。从2003年开始,不断加快畜种改良步伐,政府组织结合群众自行引进及部门援助,共引进德美种公羊1400只,良种母畜600只,辽宁绒山羊600只,绵羊杂交改良率达到60%,山羊杂交改良率达到80%。全镇养羊数量达23万只,年出栏9万只,出栏率达到39%。
在具体工作中,石哈河镇突出抓好“三项工程”建设。一是抓好“种子工程”,积极转变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根据天然牧场、退耕还林地、耕地的不同产草量,实行以草定畜,将养羊总数控制在20万只,以改变畜种结构、提高畜种品质来弥补数量减少造成的收入差距。去年以来,采取群众自筹50%,政府补贴50%的鼓励措施,组织购买德美种公羊330只,优质绒山羊99只,全面推进畜种更新,单体效益提高了150%;二是抓好“营养工程”,大力推广饲草料青贮及秸秆加工转化等适用技术,科学配方草料,实行精喂精养。全镇共建成青贮窖350座,发展青贮养殖户350户,使青贮普及率达到75%,秸秆转化率达到80%以上,促进全镇舍饲精养率提高10%。依托草业开发,实现种养结合;三是抓好“保健工程”,该镇不断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明确兽医人员职责,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牲畜疫病全面推行统防统治,实现零疫病率。
肉羊产业已成为石哈河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脱贫致富、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