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鲜文昌鸡出口香港,有了出口注册加工厂就能摆脱给他人做嫁衣的现状!”今天市农业局局长甘运明告诉记者,今年我市重点启动的年加工能力1000万只冰鲜鸡的标准化出口加工厂竣工在即,此外,一批涉及畜牧产业育种、养殖、加工、质量检测等出口产业链项目今年纷纷启动或已竣工,这些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市畜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已带动了整个牧畜出口产业链的初步形成。产业链短腿问题凸显
据甘运明介绍,近年,我市生猪在实现了自给后快速实现了出岛,文昌鸡也成功实现了出口,生猪产业触角深向了深圳等城市,文昌鸡更是赢来了乐观的出口发展势头,全市畜牧产业快速实现了从自给型畜牧产业向外向型产业的漂亮转身。
市农业局的初步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在全国生猪生产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我市生猪生产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出栏肉猪45.67万头,平均每天出栏2500头。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总产值22.31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达7.2亿元。
“文昌鸡飞出去了,但是要冰鲜加工还得依靠深圳、广州。在畜牧产业迎来蓬勃发展之势时,发展后出现的产业链短腿问题出现了。”甘运明说,近几年我市畜牧业在养殖数量、规模、质量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发展,但在育种、加工、检测方面海口畜牧产业还是短腿。
以发展来解决难题
“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思路来解决。”甘运明说,近几年,我市依托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优势,立足出岛、出口,以带动整个产业高效发展思路来推进文昌鸡、生猪产业链建设。
据了解,2006年在实现文昌鸡历史上首次活禽直接供港之后,重点启动年加工能力1000万只冰鲜鸡的标准化出口加工厂,该项目有望在今年年底竣工;大致坡150万只文昌鸡育肥场建成投产,与之配套的文昌鸡育肥养殖小区部分已经建成投产;为了推动生猪出口,我市按出口标准改造建设了海口肉联厂生产线,预计该项目可使我市年加工冷藏出口猪肉达到5万吨,同时配合筹建畜禽质量检测中心项目等等。
“这些项目一旦上马,文昌鸡产业将实现从育种、养殖到加工整个冰鲜加工出口产业链的建设,而冰鲜生猪的出口也将具备条件和基础。”甘运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