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一辆装满铁笼子的大卡车急匆匆驶进武汉市黄陂区沙畈村。车刚停稳,养殖户张志才就已经忙活开了。
记者:“这些都是你的鸭子吗?”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沙畈村养殖户张志才:“都是我的鸭子。”
记者:“今天卖多少只?”
张志才:“1000多只。”
记者:“这是什么品种的鸭子?”
张志才:“我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品种的鸭子。”
张志才的回答听着新鲜,更新鲜的是张志才利用养鱼场一年能养10批总共15000只鸭子。虽然养殖量大但是他从来没为销售发过愁,一到时间就有一个叫丁元银的人上门收购。
禽业公司总经理丁元银:“我们平均每天大概销售4000只鸭子。”
丁元银是一家禽业公司总经理,别看他现在生意做的红火,3年前这里的养殖户对他的印象可并不好。
2002年,有养鸭传统的黄陂区三姜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养鸭专业村,然而摆在眼前的却是年出栏10万只鸭子的销售难问题,为了让养殖户的鸭子都能卖个好价钱,村支书钱顺翠找到在武汉做活禽批发生意的黄陂人丁元银,要求合作,而对方也给了一个承诺。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姜村村支书钱顺翠:“他说这样,我们要定一个协议,我给你们供应鸭苗,供应饲料,我们保证回收成鸭,按照市场价格回收。”
丁元银给三姜村供应的是一种叫樱桃谷鸭的品种,樱桃谷鸭体型较大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双方约定一批鸭子养殖周期35天到40天,丁元银参考市场价回收成鸭。一年后,三姜村养鸭户迅速增加到40户,年出栏肉鸭50多万只。
2004年10月,三姜村农民刘国瑶感觉养鸭这事赚钱稳当,专门租了30多亩鱼塘,从丁元银那里进购1000多只鸭苗开始养鸭。然而35天以后刘国瑶并没有等来丁元银回收成鸭,刘国瑶又等了5天,仍然不见丁元银的身影。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姜村养殖户刘国瑶:“不超过40天出栏,鸭子如果再继续喂,它这个养殖成本就高了。”
樱桃谷鸭超过出栏时间长得很慢,刘国瑶算了一笔账,养殖场里1000多只鸭子一天的饲料成本是500多元,而长的肉却只值200元,多养一天就意味着多亏一天钱。
谁料想,丁元银这一拖延回收时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市场上肉鸭价格一跌再跌,本来赚钱的鸭子突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刘国瑶:“我当时出栏可以卖2.5元钱1斤,如果再推迟一天,市场跌价2.3元钱1斤,再跌一天2.2元钱1斤,再跌一天2元钱1斤。”
这样下去不但不赚钱还要亏本,刘国瑶赶紧找最初带领他们养鸭的村支书钱顺翠解决问题,等他到了钱顺翠家才发现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记者:“那时候全村有多少只鸭子急于卖?”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姜村养殖户曾松青:“那有一二十万只。”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姜村村支书钱顺翠:“每一户要损失4000元钱。”
曾松青:“全村起码损失10万元钱。”
10万元不是小数目,在大家挖空心思想办法时,钱顺翠的丈夫一向老实巴交的农民曾宪腊突然发火了。
钱顺翠:“他叫我不要当村支书了,再当叫我滚。”
在家里和村里钱顺翠都没有了立足之地,她只好出门找丁元银算账。
禽业公司总经理丁元银:“市场卖不动的时候没办法,你叫我亏本回收我肯定不愿意亏,因为我们跟你们定的是市场价回收,必须随行就市。”
市场上鸭价下跌,丁元银觉得此时回收自己肯定要赔钱,所以一直拖着不收,而养殖户却不能再等,一些养殖户开始把鸭子拉到武汉市寻找新的销路。就在这时,三姜村突然来了一个叫熊丽彬的人,声称要大量收购鸭子,钱顺翠赶紧领熊丽彬到养殖场参观。
钱顺翠:“她看到我们这个鸭子的时候非常高兴,我们这个鸭子有鸭塘,有鸭舍,它长到6斤重的时候,这个鸭子非常大,鸭毛是顺的非常漂亮。”
看了三姜村的养殖环境和鸭子之后,熊丽彬立即表示要收购村里急于销售的成鸭,还要与三姜村的养殖户签订“四提供一回收”的养殖合同。
屠宰企业放养部经理熊丽彬:“提供饲料,提供鸭苗,提供技术服务,提供一部分资金。”
一回收是指农户养的鸭子不管市场价如何波动,都按1斤3.6元保底价回收,保证养殖户养1只鸭子有1.5元的利润,不过熊丽彬提出,养殖户必须按照他们的养殖技术和收购标准养鸭。
熊丽彬:“收购的标准体重必须达到5.5斤,低于5.5斤的体重我肯定是不能收的,因为我要做产品。”
原来熊丽彬是黄陂区一家屠宰企业的放养部经理,这家企业主要从事肉鸭屠宰分割,大部分产品卖给黄陂区一家以鸭脖子出名的卤制品加工企业,卤制品加工企业平均每天需要30吨原料。
卤制品加工企业副总经理赵亮:“我们做鸭系列产品,主要是以鸭脖子为主,还包括一些鸭副产品,鸭肫、鸭舌、鸭掌,还有半边鸭,接近30个产品。”
因为产品要经过卤制、分切、包装等多道工序,最后直接销往超市和直营店,所以企业对各部分原料的大小规格要求很严格。
赵亮:“大小都是有要求,比如说这个鸭脖,市场上的鸭脖分为六根一公斤,七根一公斤,我们使用的是六根一公斤的鸭脖。”
有个大客户,熊丽彬2年时间就已经与三姜村30多户农民合作养鸭,年出栏樱桃谷鸭15万只。曾经为卖鸭子发愁的刘国瑶再也不用为销售担心,他一年套养10批鸭子总量接近3万只,销售收入50多万元。
在三姜村失去了竞争力的丁元银,并不甘心就此失去经营肉鸭的机会,丁元银借鉴熊丽彬的经验,在老家所在地,李集街道办陈湾村建了一个鸭苗孵化厂,还成立养殖公司建起小型屠宰场,开始在周围乡镇找农户签订合同养鸭子。
梨树塆村是黄陂区比较偏远的村庄,水源丰富,农户依水而居素有养鱼、养鸭的习惯,但是从来没人把养鸭作为一个主业经营。2006年,丁元银来到梨树塆村提出与农户签订合同养鸭子,给养殖户提供鸭苗、饲料、养殖技术和部分资金,回收35天到40天的成鸭,保证养殖户养1只鸭子有2元钱的利润。
禽业公司总经理丁元银:“一般是5元钱1只鸭苗,如果养35天它长到5斤,饲料一般消费13.5元钱,鸭子按我们目前4.1元钱1斤回收,5斤重的鸭子可以卖20.5元钱,大概1只利润是2元钱左右。”
任凭丁元银说的再好,很多农户还是不信任,最后这个叫谢秀华的人,要给身患重病的婆婆看病急着用钱,壮着胆子第一个签了合同。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梨树塆村养殖户谢秀华:“签合同他包送苗,送饲料,然后他又按时回收。”
养了两批鸭子以后,谢秀华把养殖规模从1批五六百只扩大到2000只。1年养2万只鸭子纯收入4万多元。看丁元银按时回收成鸭,村里的其他人才放心养起了鸭子。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梨树塆村养殖户谌秋荣:“我们这一个村庄全部都养鸭。”
记者:“有多少家养鸭子?”
谌秋荣:“我们这里10几家全部都养鸭。”
2008年,丁元银已经发动黄陂区150户农民养鸭,他把鸭子回收后在自己的小型屠宰场屠宰,把半边鸭卖给酒店,鸭头、鸭脖、鸭掌、鸭肠、鸭肝等卖给黄陂区的卤制品企业。现在,像丁元银这样的肉鸭养殖公司黄陂区有四家,他们与1000多户农民合作,年出栏樱桃谷鸭1200万只。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加工卤制品,鸭产业一年带来6亿元的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