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瓦屋村是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村,全村养鹅农户120多户,存栏肉鹅、种鹅8万多只,养鹅农民平均年纯收入4万元以上,高的可达20万元以上,农民们依靠养鹅走上了致富路。
王月桂是其中养鹅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他从30多岁开始养鹅,至今已有30多年。王月桂最早养鸡起步。10多年前,王月桂就是养鸡专业户,年收入万元以上。他看到农村养鸡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面临饱和,养鹅的人相对较少,而且鹅的销路也不错,于是他决定放弃养鸡,改养鹅。
养鹅不能完全实现大棚固定饲养,比养鸡辛苦,要人工放养,居无定所,十分辛苦,家人不同意,他说服家人,住进了鹅棚。刚开始,他对养鹅技术不太熟悉,他悉心钻研。为了搞懂孵化器的使用,他一连七八个晚上“开夜车”到凌晨一两点;为了搞懂一项技术,他骑车到50多公里外的地方求教养鹅人;为了配好鹅饲料,他在市农技部门一等一整天找农技专家抽空讲解。他很快成为行家能手。他注重选用优良鹅种,所采用的太湖鹅苗体型大、生活习性好、抗病能力强、产蛋多。他还注重防疫,按时给鹅苗注射疫苗,别人的家禽因感染禽流感亏损,他养的鹅却一年四季畅销。到2002年,他利用手上积聚的资金,又借贷几万元砌起炕孵房,购买炕孵设备,一次性购进1000只优质太湖鹅苗,初步实现优质种鹅———种蛋———炕孵———鹅苗一条龙饲养模式。王月桂个人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
周围的乡亲们看到王月桂养鹅致富,也纷纷加入。王月桂毫不保守,养殖技术包教包会,炕孵、饲料、鹅苗等一条龙服务,农户遇到技术难题随喊随到。王月桂不但自己负责为附近的乡亲们免费培训养鹅技术、孵化技术,每年还定期出资聘请养鹅技术人员、专家为广大农户举办免费培训班,并编印养殖技术手册,无偿发给养殖户。
在王月桂的影响和带动下,乡亲们普遍发起了“养鹅财”。 连附近的吴港、花吉等村也已有养鹅专业户82户,太湖鹅产业链从业人员700多人。有的养鹅专业户还进城,专门从事前店后厂式的“盐水鹅”加工。该村一个王姓青年专门订购王月桂饲养的白鹅,在镇上从事“盐水鹅”加工,大发“养鹅财”,每天收入500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