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笔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一○四团农业队职工李忠庆的养鸡车间内,8000多只产蛋鸡齐刷刷的排在四列鸡笼内,高高低低的摆了三层,一枚枚鸡蛋随意的滚落在蛋架上,母鸡欢快的“咯咯”声,带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
“这两年鸡蛋行情还可以,尤其是去年,鸡蛋批发都到7块多了,我喂了11000只蛋鸡,纯利润就达22万元,今年我又盖了一栋600多平米的鸡舍,准备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2万只以上,争取利润能突破25万。”刚刚获得2007年度“兵团青年创业致富能手”称号的李忠庆兴致勃勃的告诉笔者。
李忠庆是农十二师一○四团的一名下岗职工,在团场的扶持下,带领3名下岗职工6年前开始创办自己的“栩立养殖场”,从发展奶牛开始,先后从事过奶牛养殖、商品羊育肥等行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06年,他看准机遇,果断卖掉了15头奶牛和200多只育肥羊,将资金全部回笼,专心致志的发展蛋鸡生产,连续两年收入都超过15万元,成了团场有名的致富能手。
说起这些年的创业历程,李忠庆感慨万分:“实在是太难了,首先是资金问题,刚起步那阵,团里给批了6000平方的养殖地,我东拼西借凑了10万元,算是最初的起动资金。为了省钱,我和家人吃住在工地上,用了一个月时间自己盖了200平方米的牛舍,购进了8头奶牛,才算是开了头,后来养奶牛虽然挣了点钱,但因为在不断的扩大养殖规模、又购买小四轮、粉碎机、水车等设备,又建了个青储窖池,又发展育肥羊养殖,又是盖鸡舍,挣点钱根本不够投入的,没办法,只好想方设法去借、去贷款,有时候上一批贷款到期了,下一批贷款还没着落的时候,为了还贷款只能找别人借高利贷,先把银行的贷款给还上,那阵子,我真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两半用。2004年下半年,我开始介入到蛋鸡养殖行业,但因为前期投资太大了,实在是拿不出钱再投资了,后来还是团各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帮我贷了5万元的款才起了步,但有好一阵子,我连买饲料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养的鸡都快断顿了,还是靠饲料公司的朋友帮忙,给我赊了几个月的料钱才度过那个难关。所以,后来我决定把摊子收一收,把牛和羊全卖了专心养鸡,资金的压力才有所缓解。”
说起养鸡,李忠庆说:“干这行太累,不光是身体累,更主要是心累,不说上万只鸡每天要吃、要管,一年365天一天都休息不成。光防疫这一项,就让你一天到晚提心吊胆,每批鸡8000多只,哪一个得病了,就有可能传染一大片,搞不好就会让你血本无归,所以我对防疫这根弦一直绷的很紧,每批鸡育雏那一个半月,我和媳妇基本上都吃住在育雏车间里,24小时不敢离人,严格按照防疫程序来,丝毫不敢马虎。其次是市场,鸡养好了,产蛋也上来了,可遇上市场疲软,你硬是一点辙都没有,比如:2006年4月,我养的第一批鸡刚产蛋,禽流感来了,全国人民对鸡呀、蛋呀都很敏感,卖的再便宜也没人要你的蛋,怎么办?熬呗!当时想了个办法,请来了有经验的师傅,把积压的鸡蛋加工成风味独特的五香变蛋,一卖市场还不错,总算能救一时的急,幸亏那次市场疲软没再持续下去,到6—7月份价格就上去了,否则光那一次就会让我大伤元气,再也缓不过劲来。”
如今的李忠庆,发展养殖已不再象当初那样贪多求全,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养禽这个行业上,他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时候,还是下狠心买了台电脑,经常从网上获取一些养殖方面的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和最新动态。今年,他了解到新疆接商品蛋鸡的人太多了,估计鸡蛋价格可能会有所波动,所以就从蛋鸡的品种上想办法,引进了一种新品种蛋鸡,虽然产蛋率略低,但鸡蛋品质好,市场较稳定,价格也比一般鸡蛋高的多。
正是靠着一股敢想敢干不服输的精神,李忠庆的养殖场一天天壮大起来,2004年、2007年,他两次被兵团团委、农业局评为“兵团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2005年被兵团工会评为“再就业示范带头人”和农十二师“十佳青年致富能手”。 在荣誉面前,李忠庆的头脑仍是清醒的,他认为荣誉的获得不仅只是上级领导对他的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他说: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李忠庆的今天。我以前也是下岗职工,现在我富了,我也打算今后帮助更多的下岗工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