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思南县许家坝镇代家山村村民张观芬对记者说起养猪的好处:"虽然今年生猪市场较疲软,但我家仍然存栏猪63头,出栏肥猪30多头,纯收入3000多元。" 蒲家寨村养殖能手胡喜利用政府发放的3万元贴息贷款,引进30头良种母猪。他带动300多户乡亲开展猪-沼生态畜牧养殖,存栏20头商品猪以上的养殖户17户,年出栏商品猪1100头,出栏良种商品仔猪8000多头。全村人均畜牧收入达700多元,占村民年均收入的52%,养猪成为村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思南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仅去年以来就累计发放贴息贷款5000万元,用于种猪改良和养猪专业村、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全县共建立生猪改良点265个,种猪专业村100个,畜禽养殖小区78个,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场(大户)有350家,今年可望出栏生猪50万头。 思南在畜牧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我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缩影。为了加快生态畜牧业大省建设步伐,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狠抓"六突破",从而促进了"六转变"。 饲草饲料利用的突破,促进了农民从养畜为种地向种草为养畜转变。通过省牧草种子繁殖场等大型草场的示范带动,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全省人工草地已近40万亩;两年来,各地还投入3600多万元推广冬闲田土种草100万亩,每年青贮、氨化秸秆近300万吨。 养殖方式的突破,加快了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在建设养殖小区和优质畜产品基地的实践中,各地探索出统一规划设计、水电路三通、技术服务和分户投资、经营的"三统两分"建设模式;由养殖协会统一贷款、饲料供应、技术服务、种猪或仔猪购进、销售的"五统一会"服务方式;草、畜、果、沼、水、路配套发展的"六位一体"综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畜禽良种推广的突破,加快了从饲养本地品种向饲养优质杂交品种的转变。自2003年以来,我省先后在各市、州、地实施了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种猪扩繁场建设项目,饲养基础母猪50头以上的县级扩繁场达368个,建牛改点2.2万个,50多个县(市)开展了波尔山羊杂交改良;从江香猪、平坝灰鹅等本地优质品种也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破,从数量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自去年以来,省财政投入1.2亿元用于90个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标准化养殖;已在9个县(市)开展产地认定,18个区域获得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此外,科技服务的突破,促进了从单项技术推广向技术配套服务转变。标准化生产的突破,促进了畜产品销售从省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进军的转变。 由于措施得力,我省畜牧业快速发展。到今年末全省可望实现存栏猪2091万头、牛769万头、羊438.4万只,出栏猪1835.86万头、牛102.1万头、羊269.8万只。"十五"期间,猪、牛、羊年存栏递增率分别为4.38%、3.16%、5.11%,出栏递增率分别为9.48%、10.99%、10.27%。目前,全省有10户以上的联户肉猪养殖小区2000余个,年出栏50头以上养猪大户2.7万户;10户以上的牛养殖小区900个,养牛5头以上的达2.4万户。去年,全省畜牧产值达152.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