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比1978年增长11.7倍;粮食总产量316万吨,比1978年增长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比1978年增长26.4倍。 特色产业是我区农业的优势,是促进我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撑。2003年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自治区组织实施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和发展了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实施四年多来,特色优势产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截止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11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即:以中宁县为主体的60万亩枸杞产业带;以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中部干旱带滩羊和六盘山麓肉牛为主的1055万只肉羊、150万头肉牛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的34万头奶牛产业带;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核心的40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以中卫环香山为主的100万亩硒砂瓜产业带;以引黄灌区、扬黄灌区为重点的50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带;沿黄河38万亩淡水鱼产业带;贺兰山东麓28万亩葡萄产业带;灵武—同心—中宁—海原45万亩红枣产业带,以及35万亩农作物制种、600万亩优质牧草产业带。 特别是去年,自治区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提出在全区大力发展“三个百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区设施农业由2003年的1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65万亩,四年增长了4倍。设施农产品除供应本区外,70%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北京、香港、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市场。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我区土地、光热资源优势和水利条件,大力发展节水、高效、避灾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是我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利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为重点,以实施现代粮食产业、设施农业、旱作节水农业、舍饲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等“十大重点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快速形成,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力争到2012年,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水产业,使全区农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其中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我区将进一步优化三大区域特色产业布局,加大产业带和产业大县建设力度,力争在体制、机制、科技、规模、品牌、效益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引黄灌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带和产业大县建设步伐,加快发展优质粮食、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淡水鱼、葡萄、设施农业等产业,重点建设6个1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产业大县,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 中部干旱带围绕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切实做好“水源、特色、生态、转移”四篇文章,加快发展以滩羊为主的草畜、以环香山为主的压砂及覆膜西甜瓜和红枣三大产业,在扬黄灌区和库井灌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旱作区大力示范推广以集雨补灌、覆膜保墒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建设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积极配合发改、水利、扶贫等部门抓好生态移民工作。 南部山区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特色种养、产业开发”的方针,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劳务三大产业,加快发展小杂粮、油料、枸杞、中药材、食用菌、冷凉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建设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在河谷川道的库井灌区,以大中小拱棚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上述任务的完成,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着力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坚定不移地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加快新一轮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实施进程,加大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大县建设,提质量、扩规模、增效益,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第二,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围绕 “三个百万亩”节水高效农业建设,以水、电、路、育苗中心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技术推广、种苗繁育、质量安全、市场信息、政策支持五大体系,统筹安排种植品种和茬口,努力把我区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无公害、绿色、节水、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按照“提质、扩量、增效”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饲草料调制和重大疫病防控等重点工作,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充分挖掘我区宜渔低洼盐碱地、湖泊湿地的资源优势,加大“适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适水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参与我区农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大力培育清真、绿色知名品牌,以强势龙头企业和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第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步伐。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产业一个研发机构”的要求,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继续深化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抓好粮食创高产示范创建活动,确保良种良法到田到户。以百万农民培训为牵动,坚持不懈地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第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大力开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提高现有耕地质量。扩大农业机械化覆盖领域,突出抓好马铃薯、玉米、牧草机种机收工作。继续抓好退牧还草建设工程,培育壮大生态建设接续产业。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能源产业。 第七,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继续扶持和改造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广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扎实推进“三电合一”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加大农业标准、检验检测、质量监管和农业综合执法“四大体系”建设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村到户。以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特色产业是我区农业的优势,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切实把特色优势产业抓紧抓好,抓出新成效,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