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全国秸秆养畜现场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发展秸秆养畜是推动种养殖业有机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动物性食品供给、降低粮食安全压力的必然选择,是治理秸秆焚烧的长效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农业部将切实加大扶持力度,把秸秆养畜作为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首选途径全面推进。
我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每年秸秆产量7亿吨左右。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秸秆收集、整理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相对滞后,特别是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农民为抢农时播种,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种(养)植业综合利用秸秆”,对秸秆养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秸秆养畜的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自1992年国务院在全国农区重点省实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秸秆养畜项目建设资金8.65亿元,建设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604个。通过该项目连续十七年的实施带动,围绕国家牛羊肉和牛奶的主产区已形成了中原、东北、华北秸秆养畜示范带,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等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道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07年畜牧业利用秸秆饲料资源已达2 .23亿吨,约占我国秸秆资源总量的1/3。实践证明,秸秆养畜工作在推动草食动物养殖业发展、减少畜牧养殖粮食消耗、促进农民增收、减少秸秆焚烧、实现种养可循环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黑龙江省是首批列入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点的省份,近年来,该省充分发挥秸秆养畜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使全省秸秆总饲用率达到42%;改良牛占整个牛群总数的比重,由项目实施前的35%提高到现在的95%;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吨,比项目实施前增长30%,秸秆养畜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秸秆养畜会议现场双城市,记者看到,不但大的养殖企业全部采用青贮、黄贮喂养,而且秸秆养畜已经实现产业化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种养规模小与秸秆饲料规模化生产矛盾。双城市荣耀饲料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青黄贮中心,2003年与种植户签订了2000亩收贮合同,秋季生产3000吨打捆包膜青贮饲料,到第二年三月份销售一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万亩,同时生产了黄贮饲料和全混日粮饲料,预计今年可实现纯利润230万元。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草原饲料实验站站长许金领告诉记者,目前黑龙江全省已具有71家专业青贮公司,这些公司不种地也不养畜,但拥有专用机械和设施,青贮窖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收贮速度快、质量好,相对成本低,实现了种植户、养殖户和专业公司三方效益的同步增长。
针对我国秸秆养畜的现状,中国农业大学孟庆翔教授也指出,黑龙江秸秆养畜工作确实令人鼓舞,但是目前我国每年仍约有3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特别是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还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孟庆翔建议,我国应该将秸秆养畜作为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加以重视,同时,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特别要突破机械问题,包括粉碎、打包等多个环节的机械研究。
王宗礼副司长最后强调,各级畜牧部门要把秸秆养畜作为农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首选途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切实强化四大措施:一是科学指导,制定秸秆养畜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立足区域特点,抓紧制定秸秆养畜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每个省都要确定秸秆养畜发展重点县和重点地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照顾倾斜。二是争取政策,加大秸秆养畜扶持力度。尽快制定贯彻落实国办《意见》的实施意见,形成扶持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要对秸秆青贮、特别是全株青贮的制作及使用进行补贴,对秸秆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购置进行补贴,制定秸秆饲料工业化生产企业扶持措施。三是强化科技,提升秸秆养畜技术支撑能力。要积极培育秸秆饲料资源利用科技创新主体,加大秸秆养畜技术和推广的投入,建立国家和省级秸秆养畜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提高秸秆养畜的科技水平和利用效率。四是培育主体,推进秸秆养畜产业化发展。要积极培育多种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主体,鼓励种养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饲料企业参与秸秆饲料收储及加工,鼓励大型养殖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订单生产模式,促进种植、养殖业的专业化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