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河东区郭太平村的郭士柏,养鸭养出了名气。金秋时节,笔者来到他的鸭棚,但见这里简直是群鸭世界,几个大棚连成一片,存养量达5200余只。老郭指着新进的毛茸茸鸭苗面含喜悦:“这批雏鸭42天就出栏,每只能纯挣2块钱,一茬儿就能赚5000元。”
“你养鸭,进苗怎么进?”“一个电话。”老郭说,只要给合作社打个电话,说明要多少,很快就送上门来,还不用付现钱。“那鸭要病了咋办?”老郭笑了:“一个电话呀!”郭士柏讲的合作社,就是临沂鲁盛养鸭专业合作社。这家当地供销社下属的单位,集饲料生产、冷藏加工于一体,还对农民提供小额信贷,形成一条完整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年养殖600万只左右,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的规模。
当问起卖鸭时,他依旧笑着重复:“一个电话呀!”他补充说,其实不打电话人家到期也会上门来收,都记录在档呢。“那你就只顾养鸭啥也不出门啦?”他挠挠头说,有时也去。去干啥?“算账呗,看挣了多少钱!”有人插言,大家哄堂大笑。据了解,他家去年的收入已突破“6位数”,效益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