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行进军中国养殖业绝非心血来潮。早在2006年,高盛就通过收购国内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及参股雨润,在产业链的终端布下了棋局。可在当时,这样一件普通的收购事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即将在2007年风起云涌的中国资本市场此时早已暗流涌动,一场接一场的资本盛宴使人无暇顾及此事;另一方面,从收购对象的质量来看,在深交所上市的双汇发展,2005年年报每股收益0.72元,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净资产排名第2,且有10派5元的股息分红,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优质企业。高盛将其招至麾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高盛的野心决不止于产业链的终端。今年8月,国内媒体曝出消息,高盛斥资2亿至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口气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养猪又脏又累,连广东东莞市也曾欲下“禁猪令”,衣冠楚楚的投资大鳄居然为此投入巨资,到底意欲何为?
有人说,风投资本的进入当然是为逐利而来。事实上,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现状也为这类逐利提供了可能。有专家估计,目前中国生猪市场年缺口约为4万头。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扬,特别是猪肉紧俏,使得生猪养殖业对外资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分析国际资本开始青睐中国养猪业的原因时,指出:“一是国内市场庞大,还可以供给国际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二是中国拥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猪肉的生产成本容易控制;三是价格上涨空间大,便于包装上市。”
站在高盛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次贷危机的洗礼后,昔日华尔街的金融、地产宠儿一一险象环生,重新选择投资方向。将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无疑是规避金融投资风险的理性行为。在国内CPI和PPI持续倒挂的背景下,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不能有效转嫁,利润将被大幅度压缩,国际资本选择向肉类加工的上游产业链延伸,有比较明显的利益驱动因素。此外,国际原油价格从高位回落后,玉米期货合约也随即大幅下跌,在高盛收购养猪场前一个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基准合约,从779美分/蒲式耳的高点下跌至578美分/蒲式耳。而玉米、大豆、豆粕作为养猪的重要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有所缓解,养猪的收益率自然会水涨船高。特别是高盛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优势地位,也有助于其降低养殖成本。介入养殖业正好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及抗风险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如果存在较为长期持久的利润,进入还来不及,何必急着退出?”深谙国际私募股权操作手法的资深PE融资法律专家李磊,还是看出了一些“道道”。种种迹象表明,虽然高盛急需稳健的投资收益获取流动性,但在中国养殖业的投资项目上,并不急于退出。李磊指出,一般来说,PE进入一个企业后,典型的退出途径有两种:一是上市,二是并购。企业成功上市,往往意味着股价的超值溢价,也标志着私募股权又一个成功项目的诞生;而高盛全资收购养猪场,与传统PE的操作手法大不相同,非但不急于退出,其目标更有可能是要控制某个基础产业链。
古语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高盛收购养猪场难道意味着一场国际资本“鸿门宴”的开始吗?我们似乎能够看见一丝“鸿门宴”的端倪,因为,有意涉足养殖业的国际资本并非高盛一家。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优势资本”向内蒙古塞飞亚食品有限公司注入了5000万元。塞飞亚是一家以肉鸭繁育、养殖加工为主体的新型生态农业企业,近期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另据媒体报道,大型养殖企业上海宏博集团有限公司在把融资需求抛向市场后,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德意志银行等近百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意向。在此前一个投资洽谈会上,新加坡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德兴明确表示,他在寻找中国养殖业的投资机会。
问题随即显现,外资蜂拥而入,除了追求短期的资本利得外,必定还有更高的利益诉求。“令人担心的是,一旦外资进入农业程度过高,造成垄断,那么,中国农产品定价权将落于他人之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育从业者不无担忧地向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