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格连连跳水,“一天一个价”。由此引出连锁反应:猪苗滞销、母猪淘汰步伐加快。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深入高州、阳春等养猪大县采访发现,相比之下,业内人士则反而显得“淡定”:“养猪总是旺两年(一般只持续一年半左右时间)、淡四年,在过去十年中,这已是第三次反复了。”那么,这种“反复”是不是体现了有关部门监管作用的缺失呢?许多猪场老板认为“有关系”。
卖头猪,要亏几百元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养猪的老板是赚了。”10月9日下午,阳春市养猪协会的几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据悉,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养猪场,以养母猪、猪苗为主,不养肉猪。
“今年的生猪行情以3月份为最好,当时生猪批发价升到9.3-9.5元/市斤,纯种猪苗卖到930-950元/头(15公斤),三杂猪苗也卖到720-750元/头;从4月开始出现跌势,6月跌势明显,到了8、9月就跌得非常厉害,上、下午都不同价,到了本月8日,生猪跌到了5.7-6.0元/市斤、猪苗跌到了330-370元/头。”
“按目前的价钱,卖一头猪是亏的,自己的猪苗养成肉猪亏少点,买猪苗来养的就要亏几百块钱。按一头生猪毛重200市斤计,批发价6元/市斤,一头猪只能得1200元,但把一头猪苗养成肉猪的全部成本加在一起,就要1800元。
有补贴,母猪增七成
“造成今年生猪跌价的主要原因是存栏量大了。去年政府对养猪业给予财政补贴(一是补贴上规模的大养猪场,二是补贴每头能繁母猪50元,今年提高至100元/头)。许多人看到养猪能赚钱,蜂拥而上:一些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家养猪,也有不少人转行养猪。猪多了,价格肯定要跌。”阳春市养猪协会的一名负责人说。
以阳春市为例,2006年底全市的母猪存栏量约八九万头,“绝对不会超过10万头”,但到了去年底达到了14.5万头,而今年10月估计增加到17万头,增长了约70%。按一头母猪一年下两胎猪崽,每胎8只仔猪计,那么当地的猪苗约有272万头,多了近一倍。
阳春市某养猪场的杨老板说,“去年底今年初,一头猪苗(15公斤/头)我卖过1100元的高价,当时还有人抢着要。而一头猪苗的成本包括母猪的成本在内,大概只需400元/头(据说这是保本价)。现在猪苗跌到了330元/头,反而没人来要了。”
叹一声:“排队卖母猪”
说到母猪眼下的身价和境遇,杨老板忍不住叹道,“今年4月份的时候,母猪还能卖到5-6元/市斤,但这几天跌到2.8-2.9元/市斤,还没人要。一头50公斤的母猪购进时要2000多元,而现在一头200公斤的母猪却只能卖1000元。我最近要卖十几头母猪,已经等了好几天了,电话也打了不少,但母猪贩还是没来。因为现在卖母猪的人太多了,要排队!”他迄今已经卖掉了120多头的母猪,目前存栏的还有200多头。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养猪户(散户)一见到猪苗跌价,母猪生得越多,他亏得越多,所以即使母猪还没到期淘汰(据称母猪的生育期可有3-4年),也把它卖掉了;二是上规模的养猪场,他们每年都要淘汰一些老弱病残和生育能力不高的母猪,补充一些后备母猪,如今猪价下跌,一些本来暂时不用淘汰的母猪,也提前把它们清出去了。”
不过,阳春市畜牧局一位副局长说:“当猪价不跌的时候,猪场每年也有25%约3万头的母猪会被正常淘汰,现在还没达到那种地步。”
说“轮回”,问声“管不管”
同生猪批发价相比,农贸市场上的猪肉零售价的降幅要小得多。以茂名市为例,本月8日瘦肉价格12元/市斤,较上月的12.33元只下降了2.7%;猪肋条肉9.67元/市斤,较上月的10.33元下降6.45%。人们纳闷:如今生猪批发价降得厉害,而零售价为何却几乎纹丝不动呢?
“消费者虽然也从新闻中得知生猪降价了,但大都不了解养猪业内部的情况。所以在市场买菜时,‘猪肉佬’对他说猪肉已降了一元,他们也就信了、算了。殊不知生猪9.5元/市斤批发价时,他卖12元/市斤,如今进货价5.7元/市斤的时候,他也还是卖12元,这中间猪肉佬赚了多少?现在(猪肉佬)卖一头光猪起码赚足五六百块钱!养猪的亏了,但卖肉的赚了!”杨老板说。
“养猪业呼唤‘理性养猪’的意识”,已经养了14年猪的阳春杨老板说,“但现在养猪的人中都有一种‘跟风心理’,见到养猪有钱赚,就一窝蜂地养猪。”
猪价高了就拼命多养母猪,价跌了就拿母猪开刀,这种轮回还会不会继续?大多数猪场老板回答:会!那么如此反复是不是体现了政府监管作用的缺失呢?
“政府当然有关系了。批发价降了,而零售价不降或降幅不明显,物价部门为什么不过问?我打过电话给物价局,他们说这是市场行为,他们管不着。可为什么猪价升了,政府就重视。”阳春养猪协会一位负责人说。
“去年我拿到了1.5万元的母猪补贴,今年本来能拿3万元,现在还没到位。其实我宁愿不要这种补贴,政府如果要给养猪业补贴的话,更应该补贴肉猪,而不是母猪。因为它直接刺激了养猪户的增加,导致猪价的跳水。”令人惊讶的是,与杨先生持相同观点的猪场老板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