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通讯员何奇标 李豪报道)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七团充分发挥地缘和传统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团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走“以草养畜、以畜积肥、以肥促粮”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道路,促进了团场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该团农牧工的收入以每年1000元以上的速度稳步增长。
八十七团五连职工刘晓丽在团场种了10年地,她每年都把自家的作物秸秆提供给放牧的职工们,再从牧工哪里换来羊粪上到自家的地里,农家肥改良了土壤,培肥地力,不但减少了化肥的投入,降低了成本,而且她家的庄稼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她种植的67亩制种玉米亩产达400多公斤,比三年前提高了100多公斤,纯收入可达2万元。
刘晓丽的制种玉米10月中旬在收获的过程中,她以很优惠的价格把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卖给牧工,与牧工达成了提供羊粪的协议。该团的农牧工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农牧结合,共同致富。
该团由于年无霜期不到150天,不能种植棉花等对积温要求较高的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制种玉米、酱用番茄、油葵等粮食作物为主,大量的作物秸秆和番茄酱渣为团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草料。团场依托丰富的饲草大力发展养殖业,推进团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道路,目前,团场存栏牲畜达3.03万头(只),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优质细羊毛生产基地,畜牧业成为拉动团场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团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走种养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牧工的收入。阿得力别克是八十七团畜牧公司的一名职工,他家养了250只羊,团场走种养结合科学发展的道路,为他解决了牲畜饲草的问题,这些年他家的养羊收入每年都在2万元以上。今年阿得力别克养了250只羊,养羊收入达3.2万元,他用自家的30多方羊粪换了120方的玉米秸秆进行黄贮,保证了羊只越冬的草料共给,有了草料的保证,阿得力别克养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使他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阿得力别克说,明年他家的养羊规模要达到300只。
农牧结合,科学发展使团场各种作物的秸秆得到了就地转化升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农家肥,为农作物的增产增效奠定了基础,科学的发展思路使团场经济步入快车道,团场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职工收入每年增长10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牧结合的优势在该团越来越显,科学的发展观让广大农牧工尝到了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