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大王”乔成林在枣阳市杨土当镇是个名人,也是乡亲们眼里的能人。从一个跳出农门的学生,到面粉厂里拿高工资的工人,再到富甲一方的养兔大王,他的每一步都让人羡慕不已。乡亲们都说,乔成林除了能吃苦,更有一个够用的脑袋。 如今,全国30多个省(市)区3600多家养殖户与乔成林签订了兔源供应合同。乔成林获枣阳市十佳创业先进个人、襄樊市养殖大户等荣誉称号,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专题报道了他的创业故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创业起步时:辞职养兔义无反顾 对于兔子,乔成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养了几只兔子来贴补家用,乔成林放学回家割草喂兔子,小兔子长大了就变成了他的书包、文具盒。 乔成林没想到的是,兔子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中学毕业,乔成林以杨土当镇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原襄阳农校检疫专业,四年后,他分到枣阳市粮食局下属的一家面粉厂工作。 1997年开始,面粉厂鼓励职工停薪留职,乔成林心动了,他想起了家里一直养着的兔子。 1999年底,乔成林前往浙江百纳公司打工,学习养兔技术。一年后,乔成林带着60只獭兔回到枣阳。有了实践经验,他又到华中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半脱产学习。 4个多月以后,60只獭兔变成了600多只。当时正赶上武汉一家服装厂急需兔皮,第一笔生意乔成林赚了3万多元。他又向亲友借了十来万元,修起大兔场,成立赵堂兔业公司,买回了价值10万元的獭兔种,准备大干一场。 创业进行时:开拓市场不怕吃苦 “那时候,天天和兔子打交道,每天有上千只兔子从我手里过,我的手都成了一杆秤!”乔成林笑着告诉记者。央视《致富经》栏目后来采访乔成林的时候,还专门考查过他这一绝招,每只兔子的误差不超过一两。 让乔成林没想到的是,獭兔繁殖太快,有些亲戚答应借的钱迟迟没有到位,而购买兔饲料一天就需要3000多元。很快,资金周转的难题就摆在了乔成林的面前。 更让乔成林措手不及的是,原本和兔场有业务往来的湖北一家獭兔皮服装厂,称自己在外省有固定的货源,趁机压低价格。当年受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影响,獭兔皮很难卖掉。卖兔子赔钱,养着兔子没钱喂,乔成林犯难了。 乔成林突然想起,在浙江打工的时候听说河北有个叫尚村的地方,有中国皮都之称,当时百纳公司的很大一部分兔皮就销往那里。“尚村”成了乔成林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拿着家里仅剩的200多元钱,背着岳母煮的40个鸡蛋,他满心忐忑地上路了。 为了省钱,在火车上乔成林连盒饭都舍不得买。到了尚村以后,乔成林带去的几张一级獭兔皮很快被一家知名皮草公司买走,该公司还派人跟随乔成林一起回枣阳考察,双方很快签订了兔皮供应合同,乔成林成了该公司在湖北的第一家供应商。 此后,他夏天晒兔皮,冬天卖,往返于河北和湖北之间,慢慢地还清了借款,并开始盈利。 创业发展时:规模养殖共同致富 乔成林成了村民眼中的大老板,有些人也想从乔成林那里买些兔子养。 乔成林的同事肖有安便是其中之一。乔成林同意他引回30只兔种,但要求他一定要把规模控制在1000只以下。 2004年10月的一天,乔成林给河北客户发货,对方要求凑齐3万张獭兔皮,每张给45元,每少1000张皮,皮子的价格就少5块钱。乔成林把自家兔场和历年存货进行大盘点,结果离总数还差1000多张。肖有安听说后,赶紧杀了自家留作种兔的獭兔,凑够了1000多张兔皮,解了乔成林的燃眉之急。 这一次的销售,乔成林和肖有安实现了“双赢”。同时,也引起了乔成林的思考:“你一家养的再多,它也是有限的,大家如果都来养兔子,它的规模、影响自然就上去了。” 乔成林动员在镇上做摩托车生意的胡小坤来养兔子,半信半疑的胡小坤偷偷跑去“调查”了几次,经常看到货车拉着满满一车兔子往外运。胡小坤的心动了,并很快付诸行动。 心动的村民越来越多。 2007年3月,前来乔成林兔场参观学习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乔成林从单一的养獭兔增加了长毛兔、肉兔、宠物兔等十多个品种。 创业现在时:创新思路飞速发展 很快,杨土当镇的养殖户发展到1200多家。枣阳周边市场的兔子供应量很快就饱和了,2006年初,一只肉兔的最低价只卖到5元。 2006年5月,乔成林在襄樊市给兔子找销路时,发现加工过的兔肉很好卖,一斤肉可以卖到20元左右,再经过真空包装,可以卖到四五十元。 这一发现让乔成林喜出望外,他联络了一些养殖大户,收购肉兔在河南加工后再卖到全国各地,还在郑州、上海和襄樊设立了销售点。 接着,又一件事情引起了乔成林的思考。 2007年5月,乔成林去收购兔子,以前收购的市场价均为6元一斤,但是外地一收购商一下开出7元一斤的价,结果乔成林没有收到货,超市按合同一次性罚了他2万元的违约金。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在枣阳杨土当镇政府的支持下,乔成林联合其他几个养殖大户,以他的赵堂兔业公司为龙头,组建了金玉兔业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养兔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乔成林创造性地提出:按市场价收购活兔,然后把加工销售后所赚取的60%的纯利润返还给养殖户。这就是说,养殖户把一只兔子卖给乔成林,可以赚两次钱。 2007年底,一只肉兔的市场价约为8元,而野兔价高达20元,且在南方地区供不应求。乔成林决定试试“野兔家养”,并把这称为自己的“二次创业”。 没想到,野兔野性太大,对肉兔“大打出手”,三四个月的时间,野兔和肉兔两败俱伤,乔成林12万元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天天守在兔笼前,嘴上都急得起了水泡的乔成林给自己的老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徐汉涛打了个咨询电话,讲述了自己野兔家养的失败经历,老师说:“自然繁育不成,你可以试试人工授精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乔成林高兴得跳了起来。很快,他又重新购回200只雄野兔和1000只雌肉兔,通过人工授精的办法,很快繁殖出9200只小兔! 第一批出栏的小野兔供应广州市场,不仅卖出了好价钱,还与一些大客户签订了供货协议。 这次“二次创业”让乔成林的事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年3月,为了将金玉兔业合作社做得更大更强,他将养殖基地迁往襄阳区伙牌镇。 年轻的他,正走在一条创业的金光大道上,雄心万丈,意气风发。
来源:襄樊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