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日报报道 记者张会斌报道1月23日,台安县举行隆重仪式,向22个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的村各发奖金10万元。县领导宣布,2007年台安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30%,“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园区化、农民非农化”特点更为鲜明,受其拉动,全县新增18个年人均收入逾万元村。为进一步突出“一村一品”经济特色,县里在奖励“万元村”的同时还对基础建设工程重点村予以补贴,投入资金近500万元。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台安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年上马15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19家,初步形成了化工、矿产品加工、轻工造纸、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针织服装等产业集群,一、二、三次产业之比为21∶46∶33,工业经济一马当先,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投资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升至92家,农产品加工率升至45%;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00万元,项目入园4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8个,上缴税金占全县工业税收的30%以上;农产品加工园区和15个镇场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各类农业园区发展到26个,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170个,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5万亩,特色经济专业村达到60个;新增劳务输出7100人,总数达5.3万人。“一批基础好的村率先冒出来,成为‘万元村’,这为下步建设更多‘万元村’提供了宝贵经验。”台安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洪振勇介绍,2007年县里派出14个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推进组,实施“部门帮村、企业联村、园区带村”惠农活动,82家企业、89个部门、52个工农业园区分别与对口村建立了联、帮、带关系,捐赠村企共建资金200多万元;县财政投入300多万元实施奖励扶助;全县85个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500人的经纪人队伍,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难能可贵的带头作用;全县形成了“一村当先、十村示范、百村创建”的比学赶超局面。由于“整村奔富”环境明显优化,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同比增长17.4%,“万元村”由上年的4个增至22个。
记者在高力房镇乔坨村了解到,该村2006年人均收入8006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11514元,增幅达3000多元。据村党支部书记、省劳动模范柳振坤介绍,目前全村棚菜棚瓜、养殖小区、经济田、运输业和劳务输出“五业”兴旺;1500亩土地上建起500栋大棚,其中2007年建150栋大棚,实现了户均1棚;村内4个养殖小区带动百余户养殖户,养鸡总量为10万只;全村拥有运输车辆200台。由于棚菜生产取得了规模效益,畜牧养殖碰到好年景,村内就业规模也扩大了,因此农民人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