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0月22日电 (记者 姜雪城 张钦) 近日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阳洼小流域,记者惊奇地发现山杏林中有一群乌鸡正在踱步觅食。
52岁的护林员闫尚武说,林草地里放养乌鸡,渴了饮用露水,饿了啄食野草和昆虫,肉质鲜嫩且没有污染,很受城里人的喜欢。每只活鸡平均能卖到50元,加工包装后能卖到60元。今年,这片林子放养了上千只乌鸡,收入相当可观。
在山林间放养乌鸡,绝非阳洼小流域的专利。今年彭阳县部分小流域内放养的乌鸡数量已接近百万只,平均每只放养乌鸡的纯利润可达10元至15元,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指着眼前一条条由山杏和山桃交织而成的林带,彭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生库不无自豪地说:“这些多年人工营造起的林带,正是成群乌鸡安家山野的根本。”
站在阳洼小流域护林点举目眺望,如波浪般连绵起伏的梁峁,山顶茂密林草“戴帽”、山坡层层梯田缠绕,山脚塘坝明波闪闪,好一派黄土高原新时期自然风光图。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彭阳县刚刚建立时,全县林木覆盖率只有3%,山岭光秃,缺青少绿,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冰雹和扬尘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群众生活极度贫困。
“贫困的根子在山,脱贫的希望在林。”县领导层做出了“生态立县、绿化山川、改土治水”的决策。从此,历任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经过25年艰苦卓绝的小流域治理,如今彭阳县林木累计保存面积已经达到19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了22.4%,92条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的目标。
着眼农民持续增收,近年彭阳县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产业,一批生态农业崛起。根据县里的规划,到2010年,计划发展放养乌鸡500万只,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4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