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频道10月24日电 (任君 尚铁兵)“如今杭锦旗的农民比我们这些干部有钱多了。”杭锦旗许多机关干部们感慨地说。“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只要产业选对路,农民发财致富不成问题。这几年,我们杭锦旗的许多农民就是靠各种特色种养业发了财。”杭锦旗致富的农民喜气洋洋地讲。
--养猪挣了大钱
杭锦旗锡尼镇天得恒湾村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村。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该村大力发展养猪业。几年间,养猪户达到100多户,修建养猪场32000多平方米。2007年,该村养猪户总计收入达2720多万元,户均收入27万多元。
养过车、做过小买卖的郭和平,2005年开始养猪,第一年挣了8万多元,2006—2007两年挣了50多万元。今年到目前已出栏500多头生猪,收入30多万元。到年底时还能赶一个好行情。郭和平高兴地说:“我还是我们村生猪养殖合作社监事会主席。我准备下一步将自己的规模扩大,向现代化养猪场发展。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我们农民真正是大翻身了。”
据杭锦旗锡尼镇副镇长边三玺介绍,该村最大的养殖户去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收入近150万元。
边三玺说,为了支持养猪户的发展,锡尼镇政府从2007年开始为每栋猪舍免费提供1万块砖,补贴每头母猪100元,补贴每头猪保险金54元。
--沿河农民70%的户子年收入过10万元
2006年,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和呼和木独镇首期10万亩土地整合,拉开了杭锦旗32万亩沿河高效现代化农牧业基地建设的大幕。同时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也让沿河的农牧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
吉日嘎朗图镇麻迷图村村民赵占宏是该村一个见多识广的农民。他对记者讲,以前他养拖拉机到南方许多城市送货,见了不少世面。2006年,他将拖拉机卖掉,回到村里开始种植油葵。目前,他已整合土地1500亩,2007年种植油葵收入近90万元。今年他又投入200多万元,建了一个榨油厂,准备搞油葵初加工。
赵占宏告诉记者,经过整合,土地集中连片。同时,市旗两级财政补贴50%,农牧民自筹50%资金组建的大型农机服务队,你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一个电话,人家马上上门为你服务。一切都是现代化操作。省时、省力、又方便。该镇乃玛岱村村民刘勇介绍说,这里的农民都种油葵,收入一直不错,近两年更好。
据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党委书记张卫东介绍,2007年,该镇沿黄河地区70%的户子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日光温室成了锡尼镇村民的“聚宝室”
2007年,杭锦旗锡尼镇军图村,在旗政府和中国气象局驻杭锦旗扶贫组的帮扶下,投资12万元建起了2个各占地1亩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和配套建设的2个试点工程,村民乔俊林是其中的一个试点户。
金秋10月,记者走进老乔的大棚,曾经干过木匠活儿的老乔正打点着近1米高的西红柿苗。谈到大棚蔬菜种植收益时,已经尝到甜头的老乔说:“2007年纯收入3万多元,今年至少在4万元以上,日光温室成了我的“聚宝室”。
据了解,该村今年又新建了30个日光大棚,每个大棚总投资4.5万元,其中政府补贴1万元,气象局支持5000元,再由政府协调支农贷款2万元,种植户自筹1万元。
种植户李奋成说,今年他建了3个大棚,按现在市场行情看,收入能上12万元,不仅能还清贷款,还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锡尼镇镇长巴雅尔介绍,该温室大棚是引进河北廊坊40型日光温室大棚技术,可以在冬季没有任何辅助能源的情况下,仅用日光增温,在高纬度地区的严寒季节种植蔬菜。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而且效益很可观。
鉴于此,锡尼镇计划2008—2010三年内建成日光温室大棚900座。计划退耕还林农民3600人。到2010年,通过这项产业,让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