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鸭协会的帮助下,现在我养的鸭子一年可以卖2万多元。”在林周县边角林乡,养鸭户拉巴次旦告诉记者。
林周县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发展水面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这一优势,林周县委、县政府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大力实施养鸭基地项目建设。2006年,林周县第一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养鸭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不到半年,就实现销售总收入706万元,养鸭户户均增收3.1万元。鸭子出栏了,养鸭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群众也从协会动员养殖变为主动要求养殖。
养鸭协会充分发挥政府与会员、会员与其他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引导和促进养鸭生产、加工、贸易的合作交流,推动养鸭产业健康发展。一方面,养鸭协会针对养鸭生产、销售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养鸭群众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在技术和管理上为养鸭户们排忧解难,使鸭的成活率达90%以上。同时,协会积极协调帮助群众销售,确保及时出栏。另一方面,养鸭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确保养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协会的监督管理下,养鸭户加强协调与沟通、相互传授经验,鸭子全部交由公司统一收购,协会掌握全县养鸭的基本情况,几乎每次收购时协会负责人都到场监督,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确保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协会的组织、基地的带动带来了公司订单,使林周县养鸭产业真正成为实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目前,林周县肉鸭不仅占了拉萨市2/3的活鸭市场,还覆盖了那曲、日喀则、林芝3个地区的大部分活鸭市场,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作者:裴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