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修饰皮张,是指非正常生长的,经饲养户或二道贩子修理装饰后达到以此充好、卖出高价的毛皮动物残次皮张。对于经验丰富的“老皮商”,此类皮张一般他们不会收购,而对于初涉皮市的新手,这就要求他们掌握慧眼识皮的技能,否则就会上当受骗,蒙受损失。下面介绍一下在市场上经常碰到的四类修饰皮张及鉴别方法: 一、挖补皮 这种皮张主要是由于在饲养过程中,貉、狐、貂等动物自咬或互咬,致使针毛短缺或表皮不全,成熟打皮后,皮张质量不高,持皮人便将残、次部分用刀割掉,用针线缝合后,强行上楦,整形晾晒。此类皮张只要购买者在溜皮(对皮张进行分类并见数)时,用手抓摸皮张,觉得有硬凸感,或能感到有流线型疤痕和凹沟,即可察觉。目测此皮与正常皮相比略显走形。 二、拔针毛 珍稀皮毛最忌讳“针杂绒稀”,特别是白貉皮,花皮几乎无人问津。于是,一些养殖户把色杂的皮张用镊子或剪子把数量较少的它色针毛拔除,使之变成同一色泽的白貉皮。这种皮张只要用嘴轻吹毛皮表层,就能看到被拔毛的针毛眼痕迹或被剪后残留的它色毛根。 三、粘连皮 养殖户在剥打皮张时,有时因用力过猛将皮毛与皮底撕裂,或因保管不当造成霉变后,针毛、绒毛与皮底脱离。持皮人便用万能胶水等粘合剂将其重新粘合连接,这便是粘连皮。这类皮张应该说已无市场价值,特别是到了熟制阶段,根本不能成为有用皮。所以,在选购时,应相当谨慎。这样的皮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外表看为中上路皮色,容易上眼,而粘合时胶水的味道不易去除,细细闻可以闻到别样的气味。同时粘连部位针毛和绒毛混杂且不挺拔,目视可辨。 四、涂色皮 此类皮多见于貂皮。因饲养户投喂方法和管理技术存在差异,有些水貂最后的皮色达不到黑色或深黑色,剥打后这样的皮张基本可排除在中、上等皮之列。于是,一些养殖户便在出售此类貂皮前,在煤堆中反复揉搓,使皮色变黑,从而混在好皮中卖掉。购买者只需在验皮时抖动几下皮张,看到有细碎的杂物从皮张中落下即可断定为涂色皮。用手撸摸皮毛时,若手上沾满黑色物质,更能说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