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志党)“一年多来,漂浮在我们村渔港海面上的垃圾比以前少多了,渔民出海捕鱼,心情更加舒畅了。”家住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的蔡金贤高兴地说。在我市海域开展的海漂垃圾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一套比较成熟的海洋保洁长效机制和运行模式正逐步建立起来。
从2007年起,市海洋渔业部门在惠安县青山湾滨海旅游区、深沪湾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祥芝和深沪国家中心渔港等重点海域,实施海漂垃圾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我市除了继续在重点海域开展海漂垃圾清理工作外,还针对沿海地区镇、村的环境状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新增加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洛阳江入海口近岸海域、崇武渔港、小汭前内渔港、晋江围头渔港、石狮东店渔港、石狮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丰泽搒埔社区近岸海域、泉港诚平村近岸海域作为2008年海漂垃圾整治点,全面实施海漂垃圾整治工作。
专项行动中,我市建立海漂垃圾清理保洁队伍,雇用固定的清洁船、保洁人员,定期清理、打捞海滩或港区内的垃圾,并加强日常保洁;建设岸上垃圾临时收集堆放设施,在重点渔港、滨海旅游区、重点河口及重点乡(镇)村明显位置设置垃圾池、垃圾桶,添置垃圾转运车。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通过石狮祥芝、晋江深沪两个国家中心渔港渔船废油回收桶、生活垃圾收集桶“两桶”配置及推广、全市渔港和避风港废弃船舶清理、崇武滨海旅游区重点景观整治等多个海洋环保项目的带动,拓展海漂垃圾清理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从今年起,在整治示范点定期发放公众问卷调查表,检查公众对“海漂垃圾”整治工作的满意度,并根据调查结果,了解民众关注的重点及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改进工作。工作人员在石狮祥芝中心渔港清理海漂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