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搭乘“神七”游太空的厦门产鳉鱼卵,已在太空成功孵出9尾小鱼苗,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进行的观赏鱼太空育苗试验取得成功。
作为观赏鱼的一个重要品种,鳉鱼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产量一直上不去,原因是鳉鱼在地面上自然育种产卵量少、休眠卵的保存期短、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存活率低、抗病能力差,如果“太空鱼卵”在其中任何一个薄弱环节取得突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神七”送上太空的孵育罐里,放置了30粒鳉鱼卵,有完整的生命维持系统和水质保持系统。专家们10月2日打开孵育罐,用放大镜观察到了身长只有一两毫米的小鱼苗。据专家分析,这9尾鳉鱼苗是在太空孵育出来的,因为“神七”成功返回后,放置于保存箱中的孵育罐内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2摄氏度的恒温状态,这一温度是孵不出小鳉鱼的;而从9月25日“神七”点火发射,到28日“神七”成功返回,期间太空的温度为21摄氏度,这一温度则有利于太空诱变育种。专家因此推断,这9尾鳉鱼苗的出生地都在天上。这次和孵育罐中的30粒锵鱼卵一起搭载“神七”遨游太空的,还有厦门产的2万粒休眠鳉鱼卵,它们将被放在育苗池中生育、孵出小苗,水产专家将对其进行全程跟踪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