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广州“问题奶”被恶意倾倒,且造成附近河道被严重污染的消息曝光后,问题蛋奶的处理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昨日,负责广州“问题奶”媒体发言的广州市食安办主任王凡透露,广州市除了按国家九部委的文件规定了两种填埋方式外,正在研究一种更加环保的处理方式——把“问题奶”送到高温炉窑造砖。
一箱箱正在等待处理的“问题奶”,正因为人为添加了让人闻之色变的三聚氰胺,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营养价值,相反,它们的处理问题成为了祸害,避之则吉。业内人士表示,液态奶的处理有难度:“我们自己是没办法处理的,因为这些问题奶不管丢弃在哪里都可能污染环境或食物链,所以要花钱交给一些机构来处理,这笔费用相当庞大。”原本好好的牛奶居然连安生做垃圾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给它们安葬的费用倒是不小,真是造孽,生产厂家难道不应该好好思量这一深刻的教训吗?思量当然是不够的,问题摆在面前——处理“问题液态奶”成本高难度大,行动最实际。
广州市政府无疑正视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家虽然出台了规定允许“问题奶”进行深度填埋,但是每天的填埋量是有限制的,否则依然会在地底成为污染源,而且“问题奶”埋了就埋了,不存在任何利用的价值和可能。如何能够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这涉及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应紧紧围绕的主线。广州市为了保证更快的销毁速度,在深度填埋的基础上,寻求了更环保的销毁方法——使用砖厂和水泥厂的高温炉窑,将“问题奶”造成砖或水泥。此种方法不仅环保可行,而且成功地废物利用,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至少这些“问题奶”能在砖头和水泥处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所。这与本报前几天发表的《问题蛋奶是否只有销毁之一途》一文设想的利用“问题蛋”制作“特殊配方的三合土”,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对于“问题奶”更环保的处理方法已经找到,手段亦日渐成熟,但政府部门鼓励、刺激乃至强制奶业公司处理这些“问题奶”恐怕仍需进一步的措施。广州市政府五部门终于开始联手出面填埋“问题奶”,然而,尚有多少“问题奶”仍在监管之外、又有多少“问题奶”侥幸逃离于被销毁之列,不得而知。如果仅寄希望于企业能固守社会责任而把一切问题解决,那么,今天的牛奶也就不会走上凄惨的“被销毁”之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