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万亩海带养殖面积,如果全部推广‘鲍藻混养模式’,鲍鱼产值至少可增10亿元,农户的收入将产生质的飞跃。”2月1日,气温骤降,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党委书记林文华的话充满了春的暖意。去年,该镇尝试推广“鲍藻混养模式”,经过近一年的摸索试验,这种创新模式喜获成功。
平海镇海洋岸线总长21.75公里,10米等深水线面积有55322亩,已开发养殖面积1.5万亩,盛产藻、贝、虾等海产品,尤其是海带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全镇海带养殖面积达1万亩,年产量25000吨,年产值1亿多元。该镇着眼长远寻求渔民增收之路,利用现有万亩海带养殖基础,尝试鲍藻混养模式。2007年初,6家农户通过镇、村扶持,采取鲍藻混养模式在上店、嵌头、上林海区试养鲍鱼6万粒,目前,鲍鱼成活率达92%以上,比室内养殖增加了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比室内养殖更快,可节约养殖时间2个月。此次试养成功,在全镇产生了很大辐射效应:打破老百姓长期旧有观念,用事实证明平海海区不仅可养殖海带,也可养殖鲍鱼;效益大,混养模式综合利用海带养殖原有的设施,大大减少了育鲍成本。
据预算,鲍藻混养亩产可达10万元,净利润6万多元。目前平海镇万亩海带养殖面积,若全部推广“鲍藻混养模式”,全镇可增加鲍鱼产值10亿多元。今年,该镇决定在前期试验获成功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鲍藻混养模式,倡议8个临海渔村的村主干每人带头育鲍1万粒以上,镇政府予以经济补助,以此带动群众大打“鲍藻混养仗”。今年,全镇拟在平海、上店、上林、嵌头、卓东、北峤、东美、石井等海区推广鲍藻混养模式500亩,新增育鲍500万粒。镇领导说,仅此一项,可望为临海渔村户增收入3000多元。[本网记者 林双华、刘永辉/特约记者 吴世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