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谈到吃,作为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水果蔬菜上有没有农药残留、刚买的海鲜是否重金属超标……
今日起,大连日报将开设“食品安全行”专栏,记者将走进市农委、海洋渔业局、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商委等部门,以跟踪报道的形式反映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带领读者了解大连市在建设“食品安全城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獐子岛渔业集团,记者看到一个记录本,上面记录了工作人员每天的巡检数据,海水质量监测情况,水产品中激素、农药残留、抗生素是否超标……这些数据全部来自集团设备先进的研发品质中心实验室,数据将保存两年,形成了一个完善的自我监控及追溯体系。记者从大连市海洋渔业局了解到,在大连,像这样建立生产记录、产品产地证明等的渔业生产企业已达90%以上。
大连市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控制源头,是确保水产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除要求各企业建立生产记录外,大连市还出台了海水环境水质管理办法,建立了36个渔业水域水质监控点,对生产环节的水温、盐度、 PH值、COD、微生物等11项标准,每15天检测一次,并对企业投入品管理进行严格规定。同时,努力建立良种生产基地,其中包括大连棒棰岛海产企业集团拥有的国家唯一刺参原种场,以及其他8个虾夷扇贝、杂色蛤等良种场。
在企业自律的同时,大连市还建起产地认证、检验监控、标准推广、信息传递和行政执法等五大体系,筑起水产品质量安全屏障。位于黑石礁的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连),拥有荧光室、紫外可见室、液相色谱室、微生物室等多个检验室,可同时检测海水鱼、贝类、对虾、藻类、海参等源头产品,渔业养殖水域水质,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水产品等多项内容。记者来到中心时,检验人员正在进行渔业养殖水域水质检测,地面上放着几十个装满水的塑料桶。检验人员告诉记者,桶里分装的是从不同水域抽取的海水样品。
大连市有支由30人组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队伍,每年常规检查两次、专项检查4次,主城区黑嘴子、长兴、三八、荣盛、金三角五大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全被纳入监控范围。产地水质、产品及市场抽检产品情况,会定期在大连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网上进行公示。据介绍,在一次检查中,曾有两家来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的产品因被检出药物残留超标而被就地取消“免检”资格。
海参是大连市海水养殖业的优势产品。近年来,由于其营养丰富而受到百姓的普遍认同与关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末,大连市对上述五大水产品批发市场及源头产品的73个海参样品中的氯霉素、环丙沙星、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进行检测,合格率为99%,其中三聚氰胺的检出率为零。据专家介绍,我市海水养殖面积近500万亩,养殖有海参、海带、贝类、鱼类等20余个品种,去年产量达130余万吨。大连市海产品的养殖属自然生态养殖,不投放任何饲料和添加剂,市民不用担心饵料存在有害物质超标问题。今年以来,大连市已对460个水产品样品进行了检测,合格率为98.5%。
又讯(记者徐伯元)昨日上午,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市海参商会联合在獐子岛渔业金贝广场举行海珍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监督工作会议,就海珍品质量控制与监督进行研讨和交流。会上,30多家企业共同签署《大连市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 文章编辑:june 文章来源:大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