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猪肉价格持续下降,饲料成本却仍然居高不下,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有养猪户忍痛卖母猪
省畜牧局人士建议,应科学调控生猪市场,同时引导养猪行业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
最近两个月,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年初供不应求的生猪现在没人要了。“统计显示,10月份猪肉零售价就比上月下降10.3%,如果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将导致明年市场生猪数量减少,猪肉价格可能再度走高。”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养猪行业亟须规模化发展,走科学调控的路子。
19日,记者前往养猪户集中的太原市小店街办孙家寨村进行调查并发现,在最近市场肉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已经有养殖户开始出售母猪。
两个月卖掉了30头母猪
孙家寨村的村民孙七娃看着自己小本子上记着的数字,禁不住一阵叹气。孙七娃从1995年就开始进行生猪养殖。“在小店一带,我算得上是养猪大户了,家里活猪存栏1000多头,其中母猪有100多头。可是最近这两个月,我已经卖了30头母猪。”
最近,由于猪肉价格大跌,孙七娃的养猪场逐渐进入“寒冬”期,不仅每卖一头生猪都要赔钱,而且开始出售猪场繁殖的根本——母猪。“今年年初行情最好时,生猪一斤能卖到8元左右,可中秋节之后,猪肉价格开始逐渐下降,现在生猪价格已经降到一斤5元左右!”孙七娃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一头养成的猪在猪仔阶段的购入、饲养等成本有600元左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饲料费用700元,医药费用20—30元,加上人工、场地等费用,总成本在1400元左右,而成猪后按目前的售价,只要卖就得赔钱。“赔钱也得卖,1000头猪每天要产生2000多元的成本,我必须逐渐减少猪的总数量,尽量降低成本支出。”
在赔钱卖猪的同时,孙七娃也开始出售猪场的母猪。以往,母猪在养猪场都被当做“宝贝”,是下崽赚钱的“聚宝盆”。“现在我的猪场开始减少存栏总数,所以也就不再需要母猪下崽,只好忍痛出售母猪。如果市场情况还不好转,我只能继续出售。”
太原市从事猪肉批发生意的李先生说,他每天都要到包括孙家寨村在内的多个村子收猪,在定点屠宰厂屠宰后,再通过市场向外批发。与过去不同的是,最近养殖户卖母猪的较多,平均每个星期都能收十多头产仔母猪。
亏本买卖让养殖户难承受
导致猪肉市场零售价下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据省商务厅市场监测显示,此次猪肉价格下降,是由猪肉批发价下降引起的正常降价,主要原因是国家实行补贴,生猪存栏量明显增加。
太原市小店区农业局副局长郭连忠介绍,由于生猪紧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就不断暴涨。为了增加出栏量,农业部门除了对新立项的养殖场给予资金扶持外,还给能繁殖的母猪上保险。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母猪数量有了保证,生猪存栏量相应增加。
当猪肉供大于求时,市场上猪肉批发价便开始下降,而本该同时下降的饲料价格却居高不下。如猪饲料的主要成分是玉米,而从2006年6月至今,玉米平均涨幅超过30%。由于亏本养殖,便出现了养殖户卖母猪的现象。
标准化饲养是发展方向
养殖户如何跳出这个“一哄而上就跌,一哄而下就涨”的怪圈?省畜牧局繁育改良站工作人员王效京介绍,由于猪繁育期短,产仔数量多,农民养猪还存在盲目性,跟风现象严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相关部门除了要及时发布预警监测信息,根据预警监测情况,科学调控生猪市场之外,引导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是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王效京表示,目前养殖户养殖数量少,售猪时要依靠猪贩,如果是规模养殖,销售时可减少中间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百姓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也让养猪的农民受益,使整个市场回归到科学和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