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3团有一位被人们亲切称为养殖和种植致富明星的能手,他以自己的勤劳和执著,成为职工中的佼佼者,他就是83团12连职工王志新。
从2004年开始,王志新每年出栏牛30多头,出售育肥羊600只,养殖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目前,他的养殖场已年存栏肉牛45头,育肥羊800 只,固定资产已从当初的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0万元,养殖和种植年收入20万元。他依靠科学养殖,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致富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以养殖业发家的能人。
80年代,王志新是连队的护林员。连队草场面积大,水草茂密,于是靠借钱发展家庭养殖。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养羊发展,实现了脱贫。2004年,团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他贷款20万元进行专业育肥牛。投资15万元建设了占地10亩地的养殖场。修建了两座1000多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暖棚圈舍和饲料青贮池,同时还购进了小四轮、割草机等牧业机械设备,为他养殖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前些年,由于饲养技术和管理不到位,没有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后来在团畜牧服务站的技术帮助下,肉牛喂养主要以黄贮和青贮玉米为主,肉牛繁殖以红安格斯为父本进行杂交,所养的牛繁殖率高,成活率高,牛犊生长快,膘情好,供不应求。每年出栏的20头牛犊,平均价格在3000——5000元以上。他在抓好基础母牛和牛犊喂养的同时,又大力发展肉牛、羊育肥。在喂养上,采取圈养,秸秆粉碎,长草短喂,添加棉壳、油渣等办法,牛羊上膘快,成活率高。
为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加快家庭养羊规模,他每年8月份到山区牧场收购当年小羊。进入秋季,各种农作物开始收获后,家里的羊,也从牧区转到农区放养,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可以放牧2个月,节约成本2万多元。在放牧上,他采取夏季到山区放牧、秋季转到农区放养、冬季和春季圈养的办法。羊只死亡率低,节约了一半的成本。同时,团场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保障。
王志新养殖业大发展的同时,为承包土地提供了大量肥料。牛羊肥改良了土壤,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产和收入。2008年,他开荒260亩棉花,单产370公斤,为以后农业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交售棉花方面,他不以开荒地为理由,不以价格高低为理由,踊跃带头交售诚信棉,年年超额完成测产任务,为连队职工做出了榜样。自己富了不算富,大伙富了才算富。这些年,他每年为贫困职工垫资都在5万元以上。经他扶贫的职工有十几户,种植面积在1000多亩。这些职工全部实现了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