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午,万全县王玉庄村红墙白顶的大棚旁,养猪户王大海正坐在自家炕头,从摄像头连接的电视里观察着隔壁母猪的待产过程。谈起科技带来的好处,老王感慨颇多,但更让他高兴的还是园区化暖棚养猪带给自己生活上的变化:“去年,我家养了400多头猪,纯收入10多万元。这不,孩子今年在天津买房,我们老两口就拿了20多万。”像王大海一样,依靠暖棚养殖,王玉庄村120多个养猪大户脱颖而出。去年,全村猪饲养量2.5万头,实现户均养猪百头,人均养猪收入9802元。
王玉庄村仅147户农民,全村土地贫瘠,发展种植业劣势突出。2002年,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下,家家户户纷纷养猪,养猪业渐成全村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村民养猪积极性的提高,新的问题出现了:自家院里养猪既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破坏了庭院环境,影响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为此,村“两委”及时提出园区养殖、发展暖棚养猪的思路,并得到了县有关部门和本乡的积极扶持。2004年,投资520万元、占地250亩,水、电、路等设施全部配套的暖棚养殖小区建成使用,王玉庄养猪业顿时出现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11个贫困村暖棚养猪业的发展。
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高了这个村养猪的经济效益。他们首先在小区内建设了年出栏1000只种猪的繁育基地,提高了生猪饲养质量;小区服务中心还邀请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的专家教授进村入户现场辅导科学养猪;成立了养猪协会,对仔猪、饲料、兽药的购进和成品猪销售等提供周到服务;推广“养猪———沼气———沼肥———种菜”“四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新模式。此外,村里还引进客商建起了生猪交易市场,年交易生猪达10万头,养猪户销有保障,价格合理;注册了“王玉庄牌”生猪商标,打造出自己的产业品牌。前两年猪肉价格下跌,不少农户虽然减少了生猪存栏量,但母猪却一头也没有减少,收入也没有降低;今年市场行情好转,王玉庄村的生猪更吸引了京、晋、蒙等地客商慕名而来,收购价每公斤也比其他村高出了0.20———0.4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