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蚕房和蚕具,也就意味着一年三季的养蚕收茧日子终于结束了。但我市南浔区练市镇新华村农妇邵宝娥脸上却没有露出往年收获的喜悦。“没有想到,中秋茧价跌得这么快,忙了一季度,收入还不够支付工人工资的。”
当谈起来年是否还会养蚕时,邵宝娥无奈地说,要是有新的挣钱路子,我们就不养了,收益太低,又太辛苦。
今年的中秋蚕茧上市后,在湖州乡村类似邵宝娥这样一脸无奈的蚕农并不在少数。原来,今年中秋蚕茧,价格跌至每50公斤500元以下,只有今年春茧收购中心价的一半左右,不到两年前收购中心价的三分之一,重新退回到了1991年的水平。
蚕桑业遭遇了“寒流”
据市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全年饲养蚕种397698张,同比减少95085张,减幅为19.3%,全年平均增产43.5公斤,同比增加2公斤,生产蚕茧17317吨,同比减少3145吨,减幅15.4%,全年蚕茧平均收购价每50公斤833元,同比减少73元,蚕茧产值28849.4万元,同比减少8246.5万元,减幅22.2%。
在市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中,记者看到了当前蚕桑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急速下降,种植面积、养殖数量随之大幅度减少。曾经是传统产区的吴兴区去年实养蚕数减幅达26.2%。二是蚕茧价格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丝绸出口受阻,今年生丝价格从上年度的20万元/吨,下降至今年秋期的14万元/吨。导致蚕茧收购价相应大幅下滑。三是蚕桑生产自然风险较大。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蚕桑业有一个所谓的“三年规律”,就是养蚕收入有两年高了,接下来几年就会低落;低落了几年,又会过上几年好日子。但依照农妇邵宝娥的想法,今年不该是蚕茧价格暴跌的年份。对此,不少蚕农不免开始有了疑虑,养蚕业是不是已被历史淘汰了?
领先的蚕桑业也亟需突破
在蚕桑产业发达的江南水乡——湖州,种桑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传统产业。每逢中秋前后,漫步水乡的乡村农家,就能见到一片片碧绿的桑树、一条条肥硕的大蚕和一张张写满了收获的笑脸。应该说,蚕桑业不仅成就了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名,而且为当地百姓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拥有蚕桑种植面积29万亩,收益最高年份的2006年全市蚕桑产业创造的收入达到5.9亿元。
但我们也不能回避这样的一组现实:全市蚕桑种植面积正在减小,随着比较效益的下降,减少的幅度还在继续扩大;来自蚕桑业的总收入呈逐年下降态势,去年全市蚕桑业总收入3.7亿元,今年预计总收入只有2.8亿元,与两年之前的5.9亿元相比,减幅在50%以上;今年中秋张种产值仅336元/张,按张种用工20工/张计,每工仅值16.8元,远低于我市劳动力的价格水平;蚕桑养殖主要靠手工劳动,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从而导致这一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专家的努力,我市多项蚕桑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蚕桑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态势,丝绸之府的美誉依然享誉中外。但蚕桑业也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亟需寻求突破的路径。”市经济作物推广站负责人,一位在蚕桑领域奋斗数十载的专家楼黎静女士这样说道。
“冬天”已到,“春天”还会远吗
价格下跌,效益下降,传统蚕区正面临重大挑战。
记得年初,省农业厅经作局副局长、首席蚕桑专家吴海平在接受省级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最近两年蚕茧价格的大起大落属于非理性的震荡,养蚕效益跌入低谷只是暂时的现象。从全国蚕桑生产的形势来看,江浙等沿海省份老产区产量稳中有降,广西、云南等近年新发展起来的蚕茧产区产量和质量并不稳定,何况老蚕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依然比较突出,市场对产自江南乡村的蚕茧依然有较高的信赖度。为此,他提醒广大蚕农,蚕茧行情低迷时要理性对待,传统蚕桑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不能轻易动摇养蚕积极性。
但如何保持传统产区蚕桑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楼黎静女士指出,这第一条就是迫切需要我市建立“公司+农户”的蚕茧收购机制,通过一次收购、二次分配,使生产、经营、加工的利益分配相对均匀,以保持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第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我市的蚕桑业进行正确的定位。要从珍视蚕桑历史渊源,保护蚕桑丝绸文化,照顾农村中低收入群体,构建生态、和谐湖州的高度重视蚕桑生产,加大对蚕桑生产的扶持力度;第三是加快蚕桑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探索建立桑园流转机制;第四是要从控制污染、改造中低产桑园、加快桑、蚕品种的更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优化蚕桑生产环境,强化对蚕农的服务、指导,提高蚕农的积极性。
“虽然目前茧丝绸市场低迷,但是,无论是蚕农还是茧丝绸企业,都要坚定信心,”一位养蚕人告诉记者,在忧患中要理性应对蚕桑业的“严冬”。还有人出招说,在目前低茧价下,蚕农在蚕桑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可在桑园套种和蚕、桑副产品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该相信,只要上下一心,努力探索,蚕桑业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