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之技术革新 工厂化育苗技术
1980年,原国家水产局下达“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任务,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协作攻关,成功地突破对虾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措施,达到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成批量生产苗种的目的。
研究所编写推广《对虾工厂化育苗操作规程》,全国育苗数量大幅度增加。1979年全国人工育苗生产量仅3800万尾,1981年增至15亿尾。此后出苗量逐年提高,4年育对虾苗80亿尾,生产对虾约2万吨,产值高达1.5亿元,出口可换外汇4200万美元。
高位池养虾模式
1993年,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性流行,全国养殖对虾产量急剧下降。湛江水产学院吴琴瑟等经过分析后,认为虾池老化导致虾病,这是养殖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要改选虾塘,创立新养虾模式。该校对虾科研组的曾伟兵等汲取了泰国先进技术,经过摸索,在国内首创高位池养虾,减少了虾病的发生,使单产大大提高,亩产达到800多公斤。其效益非常明显,但其投入相当大,风险也较大。
高位池养虾模式的推广相对减少了虾病的发生,因此被认为是湛江人的一大创举。海南、广西等地都推广了这种养虾办法,并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30年前创始的经历是这样的:1979年4月,湖光岩农场职工叶妃轩接到湛江水产局新的工作任务,到廉江县车板公社沙龙围尝试人工养虾。
“太陌生了”,对于当时的中国百姓来说,对虾乃是一种高档海鲜,吃虾绝对是一种奢侈,海里捕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养虾更是从来没有想过。
一口1.5亩的小池塘,从海边鱼堰捕获的本地虾苗,湛江地区对虾人工养殖的历史由此起步。“每天喂一次花生麸或小贝类,4个月后居然抓了70多斤虾,没地方卖,全部作为福利分给了水产局职工。”
1979年夏天,叶妃轩人生第一次吃到养出来的虾。从此,他的一生与对虾结缘。
1978-1984年:起步 出口创汇国内难吃到
对虾的人工育苗关逐渐获得突破,养殖产量从450吨增长到1.9万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普通家庭来说,吃虾绝对是一种奢望。
中国对虾养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北方天津等地开始尝试纳潮圈养中国对虾,后因“文革”陷入停顿。
19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惠及水产养殖业。那一年,中央部署在广东的汕尾、台山、湛江及海南成立四大对虾养殖公司,希望以四大公司为龙头,完成出口创汇任务。
刚刚起步的中国对虾产业主要以野生捕捞和围堰初级养殖为主,国有对虾养殖公司产量很低,同捕捞量比所占比重很小,人工养殖的瓶颈在于对虾的种苗人工繁育。
1982年,现为湛江海茂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国良刚刚从学校毕业,就到湛江对虾养殖公司下属虾苗场学习虾苗生产技术。“主要为了推广养殖,育出来的苗免费送出去养。”
种苗关的突破,极大地带动了中国沿海大规模的对虾养殖热潮。据统计,1978年到1984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从不足2万亩发展到近50万亩,产量从450吨增长到1.9万吨。
1984年,刚落实包产到户的湛江市坡头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措:把麻西大队一片2000多亩被台风打烂的海边“鱼堰”拿出来公开招标。原大队书记林康文等13户农民联合中标,承包费每年13000元。中国对虾养殖历史上第一个专业户养虾联合体由此诞生。
当时对中国普通家庭来说,吃虾仍是一种奢望。“市场上一斤虾卖5-6元,我一个月的工资才39元。”叶妃轩说,在那个物资匮乏、流通不畅的年代,国内少有人能买得到和买得起虾。
1985-1992年:飞跃 产量世界第一仍然昂贵
养殖模式由“鱼堰”转变为池塘,斑节对虾的大面积推广,人工配合饲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对虾业走向产业化。
1985年,林康文带头的养虾专业户联合体一炮打响。当年改建虾塘132亩,亩产360多斤,联合养虾的农户一年就变成人人称羡的“万元户”,风光无限。
就在这一年,中央对养虾业明确提出“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方针。全国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三届成员,广东海洋大学吴琴瑟教授回忆,沿海各省市都有对虾发展任务,湛江在廉江建了第一个万亩虾塘。
这一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4万吨,比上年翻了一番。传统的“鱼堰”养殖方式,开始向池塘粗养转变。
1986年,广东第一家海水对虾配合饲料生产厂——廉江市养虾集团公司珊瑚饲料厂成立,虾料供不应求,一时门庭若市。
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宋盛宪回忆说,攻克对虾人工饲料配方,彻底改变了对虾养殖靠野捕饵料的局面。
这一年,17岁的李忠在海南做泥水工,看到当地很多海鲜甚为便宜,便带着家里卖猪的400元钱下海南,开始了从海口到湛江贩虾的生意。
在东风市场,李忠是第一个做对虾流通批发的人,由此一举奠定了他十多年后在行业中叱诧风云的地位。1988年,李忠认识了他未来二十年的合作伙伴陈汉,两人联手闯市场,第一个把湛江虾打入北京市场。这一年,国内对虾流通商逐渐增多,这群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当时美国、日本、西欧虾类需求量巨大,国内开始出现对虾加工出口企业,虾根本不愁卖,主要市场仍是出口国外。1990年出口量11.7万吨,金额7.1美元,占当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1988年,中国的对虾产量达2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并持续保持了5年。
叶妃轩此时的身份由试水者变成技术专家。先是指导林康文联合体养虾,后又成为廉江万亩虾塘技术顾问。对于虾类消费,他认为,“流通渠道虽然通畅了许多,但10-30元/斤的虾价,还是让普通市民望而却步。”
1989年,林康文联合体在台风的打击下,无奈解体。
1993-1996年:低谷 虾病大暴发散养成主流
暴发性流行病毒从北到南袭击整个养虾业,产量最低仅为鼎盛时期的1/4。养殖公司逐渐萎缩,散养专业户开始成为主流。
经历了7-8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成为当时世界对虾养殖生产和出口大国。彼时,中国的对虾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上百万人参与,年产对虾20万吨,产值50亿元,创汇5-7亿美元的重要产业。
然而,一场意料之外的疫病重创处于峰顶的养虾业。1993-1994年,暴发性病毒病从北到南袭卷而来,对虾产业陷入低谷。
其实问题早在1992年已经显现。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许多地方对临近海区的生态环境利用已经达到了极限,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比较严重的对虾病害。
陈国良当时已经自立门户搞虾苗生产,对那段低谷时期记忆犹新。“1993年以前的斑节对虾太好养了,大面积推广后,就遇到了最厉害的白斑病毒。”
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降到8.7万吨,1994年继续下降至5.5万吨,仅为鼎盛时期的1/4。1993-1996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9万吨之间。
在此期间,沿海各地早期成立的对虾养殖公司逐渐萎缩并退出市场,以散养户为主的养殖群体开始成为行业主流。产量大幅减少,国内供应紧俏,虾价一路攀高,也使百姓对本就消费不起的虾类离得更远。
由于暴发严重的病害,中国对虾的优势地位受到影响,出口深受打击,1994年出口量降至6.8万吨,金额3.8亿美元,此后一段时间一直在低谷徘徊。
1993年10月,农业部渔业局在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上提出,“苦战5年,重振虾业威风。”吴琴瑟回忆说,从1996年开始,病害的影响开始逐渐消退,产业开始逐渐回暖。
这时李忠的贩虾生意已经做得有声有色,对虾流通量在湛江高居首位,几乎垄断了汕头所有对虾加工厂的原料供应。
1994年,湛江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在原东风市场基础上建立。流通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养虾业扩大,为随后的产业复苏和辉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