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广州日报报讯 (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智昕、李建基)人们常说:冬后十日年。就是说,从冬至这天起,数十天就进入元旦新年了。但今年,冬至日期比常年提早一天。早到的冬至日还带来了27.2℃的最高气温,这是20年来最暖的冬至,与1992、1998年并列第一位。不过气象专家也指出,冬至日热,不意味着整个冬季就一定会很暖,今天冷空气就会带来明显降温。
一般来说,“冬至”是冬天正式开始的标志,但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广东大多数年份是“冬至”冬不至。广州多年平均最高气温也在20℃以上,1992、1998年冬至日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27.2℃,昨天的冬至日最高气温也高达27.2℃,与1992、1998年“三足鼎立”。气象专家认为,通常冷空气到来前广东一般会出现高温。专家还指出,冬至日暖和不意味着冬季都会很暖,市民们还是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干冬湿年”说法不尽准确
今年的冬至日比常年早了一天,记者从广东天文学会了解到,以后的岁月,冬至日期在12月21日将会越来越多。从今年起至本世纪末,凡闰年(阳历2月有29天)的冬至,日期都在12月21日。甚至会出现连续12年的冬至日期都在12月21日(2088至2099年)。
在民间,一向还有着“干冬湿年,湿冬干年”的说法。记者翻查气象资料发现,过去三年,广州有两年都是“干冬湿年”,而上一个冬天与今年春节的对应关系则是“湿冬干年”,与民谚的说法保持一致。不过广东的气象专家却告诉记者,这种说法不尽准确。根据粗略统计,以广东本地而论,应验此民谚的年份大约只有60%左右。而在广州,过去50年里出现“干冬”的有41年,但对应次年春节为“湿年”的只有13年。“尽管这几年没有做详细的统计,不过干冬湿年的说法根据还是不足,比如说,全国各地都说干冬湿年,但同一天里不可能到处天气都一致,有吻合民谚的地方,就一定有不符合民谚说法的地方。”专家说。
软膏取代药粉
三九天灸今年有“新意思”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李雪、宋丽萍、吴远团、方宁、黄桃园)昨日是冬至,也是广州各大医院三九天灸的第一天。当日最高气温达到27.2℃,而天灸现场的人气堪称火爆。截至当晚6时,仅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二中医院三家,贴药人数总计达2.6万人,较去年增长40%。
今年三九天灸不再是中医院的专利,广州各大综合医院几乎都在当天打出了三九天灸的旗号来分一杯羹。
省中医院自1983年开展天灸疗法,贴药规模一直独冠全城,相信老广们对那一块块泥状药粉再熟悉不过。昨天记者却在该院贴药现场发现,一支支大小如牙膏般的“软膏”取代了药粉,连贴药的胶布也大变脸,由原先大小不规整的方形白色胶布变成了形状统一、呈肉色的圆形“创可贴”,让天灸“粉丝”直呼“好新鲜”。
“以前天灸配药程序繁复,要把调配好的药粉切成小块,手工粘贴到胶布后才能贴到身上。这样就出现了药粉块大小不一、用量比较难掌控的情况。我们经过这次剂型创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之前的问题。”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博士向记者介绍并当场做了示范,只要挤出黄豆般大小的药膏在胶布上,再对准身体穴位一贴就轻松“搞掂”。
“软膏”取代“药粉”,最开心的莫过于异地来贴药买药的市民,家住东莞的李先生说,“我们家人每年都要进行天灸贴药,以前我来广州总是一次性买药粉回去,之后还要加入姜汁调配好后再请当地医生帮忙贴药,非常麻烦,这次改成了药膏,不仅干净,携带也方便。”
进行这些变革后贴药时间长短是否有变化?据专家介绍,这次改革只是在剂型上有较大的改变,药方成分组成还是和去年一样,因此成人贴药时间还是1个小时,小孩保持20分钟左右即可。
省中医院针灸科符文彬教授指出,三九天贴药是三伏天贴药的补充,“前者是夏病冬治,重在养阴,后者是冬病夏治,重在养阳。”三九天贴药主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据了解,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的效果都还不错。
“冬至大过年” 鸡价涨一成
本报讯 (记者谭德波)对于广州人来说,“冬至大过年”已成为习俗。从昨天早上开始,广州市民逛肉菜市场的热情比平时高出了很多,鸡肉、猪肉的价格都有所上浮。在一些肉菜市场的档口,中档价位的活鸡还出现了脱销的情况。
“冬至就相当于是过年,卖贵点也有人买的。”昨天下午4时,记者来到惠福西肉菜市场,准备做一顿丰盛晚餐的市民吃过中饭就携家带口前来采购原料。老板告诉记者,“冬至鸡肉售价普遍上扬10%~15%。”
记者发现,鸡价上涨没有影响市民购买热情,不少档主都表示,生意相当旺,鸡销量起码多了两成。在越秀区净慧肉菜市场,一位档主告诉记者,一些中等价位的土鸡在昨天早上就脱销了。
猪肉价格或从冬至开始回升
记者昨天巡城发现,各大肉菜市场的一些猪肉档口,商贩都普遍反映肉价上涨了约5%~10%,原来11元的上肉昨天可以涨到12元或13元。
广州肉菜市场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猪肉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的低价,有望在冬至前后回升。目前猪肉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两成,有的养殖散户又开始退出,存栏量有减少的趋势,这种逐渐回升的趋势在春节前后达到高潮,有可能上涨10%~15%。
老广讨好意头 最爱点“牛仔骨”
本报讯 (记者王飞)“又是牛仔骨?快点通知厨师下单!”昨天晚上,广州酒家天河分店的楼面经理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地穿梭在客人中间。而几乎台台都点的“牛仔骨”让她有点手忙脚乱。
昨天冬至,广州的餐馆昨晚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不过,由于冬至恰逢周末,不少市民买来活鸡、汤圆,一家人选择在家里吃团圆饭,所以餐厅生意不及往年。
按照广州习俗,冬至吃糯米饭或汤圆已经是多年的习俗了,可今年,新晋粤菜食谱的牛仔骨竟然比传统美食还要受宠,“过了冬至就抓住牛头了!”在人民中路一间粤菜餐厅聚餐的何伯伯笑呵呵地说,“牛肉当然一定要吃。”
记者在多家餐厅看到,许多餐桌上都摆上了“牛仔骨”这道菜,在中低档的大众餐厅里,牛仔骨是一盘盘的;而在高档餐厅里,有厨师现场烹饪,每人一块。
家中聚餐市民增多也让超市的应节食品非常热销,“饺子卖得最快了!”在天河棠下好又多,导购员说,“这儿附近大多是北方人,他们冬至的习俗就是吃饺子,进超市购物的几乎每个人都买了一袋回去。”在棠下附近的一些小超市里,饺子在下午4时就卖断货了。
“冬节也该有假”
在我国的传统历法和传统文化中,每季都有节日,从汉代以后,春季有春节(正月初一),夏季有夏节(端午),秋季有秋节(中秋),冬季有冬节(冬至)。从今年起,我国民众在春节、夏节和秋节都有假放,唯独冬节没有假放,令不少人感到失望。
昨日适逢周末,市民得悠相聚,然而在很多时候,冬至日都是工作日,为此有专家呼吁,“冬节”也应该放假。 (叶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