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平街乡种草养羊发展生态畜牧业见闻
“如今,‘卖羊赚钱,羊粪肥田’已成了群众的口头禅。”日前,我们来到贞丰县平街乡下岩、小花江两个种草养畜示范点采访,小花江村支书梁绍宇一见面就高兴地说。
已是初冬时节,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仍一片葱绿。同行的扶贫办同志告诉我们,那就是下岩组实施种草养羊栽种的篁竹草,四周山坡上是正在改良的草山,前不久刚种下了几千亩白花刺,都是养羊的好饲料。
平街乡下岩、小花江是贞丰县的重点扶贫村寨,人均耕地仅0.7亩,经济结构单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群众贫困。村民们说,祖祖辈辈种庄稼,收成好时一亩300来公斤,差时不到100公斤,几乎是年年种粮食,年年饿肚子。近年来,该县扶贫办和平街乡分别在下岩和小花江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山坡上,依靠科学技术规划实施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并派出技术骨干深入村寨精心指导,当地群众种植常年生白花刺3500亩、篁竹草600多亩,并以此为示范基地带动全乡乃至全县草地畜牧业发展。
顶岸村下岩组村民梁国春过去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2005年起带头养羊,去年他家掀翻了多年的毛草盖杈杈房,新修一栋100多平方米的平房,率先走上了种草养畜的致富路。目前他家存栏黑山羊20多只,价值1万余元,家里还买了彩电,用上了手机。村民们说,村里像梁国春这样靠养羊致富并盖了新房的还有罗开虎、梁文学等好几户。
同行的县扶贫办同志介绍,目前,平街乡下岩、小花江等村已实施了人工种草600亩,改良荒山荒坡3500多亩,所种牧草长势良好。小花江村支书梁绍宇说,养羊比养牛见效快,又节省劳力,他家通过种草养羊,一年仅出售种公羊的收入就达六七千元,是种植粮食收入的2至3倍。这几年,村民们以县里按每户发给的10只“扶贫羊”为家底,学到了养殖技术,增加了收入,还保护了自然环境,恢复了生态。还利用羊粪种庄稼,一年的粮食两三年都吃不完。在顶岸村下岩组,村民罗开华、梁国海等20户带头养羊,经过3年努力,现在村里有56户人家养羊,存栏山羊700多只,按目前600元一只的市场价格来算,总价值达4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