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在中国,生猪生产和整个畜牧业及其肉类工业,被提升到国家经济大问题的新高度。过去,畜牧业生产和肉类工业以及肉类消费,就是一个肉食品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但最近这一年,肉类不再单单是食物问题,已经成为左右国家经济、影响CPI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只对肉类工业与消费水平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肉类工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肉类工业的发展对于肉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有强力的带动作用。
一、收入水平的提高势必带来肉类消费量的增长
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肉制品及整个肉类消费增长的经济基础。城镇居民年人均家庭购买肉类和在外消费,加起来在40千克左右,农村居民肉类消费20千克上下。城里人肉类消费量高于农民的事实表明: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肉类消费量的显著增长。
1.收入越高肉类消费越多
城镇居民处在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越多的阶段,人们的户外肉类消费比例在逐渐扩大。有钱人吃肉多的现实告诉我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还会有一个大的增长。把城镇居民按收入分成5等份,收入最低的吃肉最少,随着收入的增加,肉类消费数量同步增加,收入越高吃肉越多。如果进一步细分,占比在5%的困难户,肉类消费水平只有20千克,这与农民的平均吃肉水平相当。城乡人口统算,也有4%~5%的最高收入人群的肉类消费量开始下降,但吃肉最多的还是中高收入群体。
2.进城民工肉类消费高于农民
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多数是青年,不养猪照样得吃肉、甚至吃肉量比在农村时还要多,由于城市供应的集中性和便利性,为人们肉制品消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上收入的增长,有利于肉制品的消费。人们吃肉的均衡性增强,也是扩大肉类消费的重要方面。蹲在城市大路边的建筑工人,手里举着两个馒头就着水煮白菜,在个体小店干活的农民工吃的也许只是米饭就咸菜,但遍布大街小巷的宾馆、饭店、小吃店的服务员和厨师90%都是农民工,民工的主体是青年,与中年人的省吃俭用不同,而是有钱就买、有肉就吃。进城民工肉类消费水平也许还赶不上市民,但吃肉量已经高于农民。
市场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现在的市场有缺口。企业是企业家的,大企业在占领本地市场的同时,都在抢占和争夺畜牧业主产区、尤其是畜产品主销区的市场,品牌整合市场是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一大特征。硬件问题解决了,金融问题就上升为关键,大企业都有融资部,产品产业运营正在走向资产资本经营,国际资本瞄准中国的肉类工业,世界看好中国的肉类市场。
3.吃肉越多的人群,肉制品消费比例越高
收入高的人吃肉多,吃肉多的人,肉制品消费比例大,这一现象在城乡之间、城市高低收入之间的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全国的肉制品占肉类的10%,城市居民是肉制品消费的主力,而农村居民肉制品消费低到国家统计忽略不计的程度。
二、肉类工业与消费水平的互动作用分析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肉制品消费量就增加,这就是肉类工业规模扩张的机会。
1.大忙人和“懒人”都是肉制品消费的主力
肉制品安全、卫生、方便的特征,迎合了大忙人、有钱人和“懒人”的消费需求,有钱人容易成为懒人,真正的懒人是消费不起价格相对较高的深加工肉制品的。这里的懒人是有钱的懒人,他们减少了厨房的家务劳动,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需要更高技术的劳动并增加了收入,从而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所以说大忙人和有钱的懒人,都是肉制品消费的主力。
2.春节期间:农村肉类消费多于城市
满足农民季节性消费是肉类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企业家比常人更知道现实市场在哪儿?高收入人群是所有企业的目标群。春节,城里人去饭馆的逐年增加;农村还处在家宴为最高规格和普遍待客方式的阶段,春节期间,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成倍增长的感觉有,但肉制品消费还是相当少。春节正好是天寒地冻的季节,肉类消费起来,费工费时的麻烦,抑制了春节旺季市场的肉类消费量。当然,农民要的是货真价实的肉制品,要肉眼看得见肉。可能我们的企业家还没看上这一市场,我们的企业和技术专家还没有准备好适销对路的产品。但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多于城市,大量的城里人又有回到乡下过年的习惯,春节期间农村人口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10亿,所以说,春节期间农村肉类消费多于城市。
3.品牌消费维持、扩张并提升着肉类工业水平
肉类也有了品牌消费,品牌整合市场是当前肉类工业发展的一大特征。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食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差异化、混合品种所替代。猪肉消费会保持绝对量的增长,牛羊肉、禽肉消费的相对比重将持续上升。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熟肉制品和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
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将为肉类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撑。为解决肉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和确保产品质量,在大中城市会逐步实现肉食品流通的冷链化,连锁超市、肉类专卖店的现代化经营方式,促进肉食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完善的营销体系和品牌整合企业的加速,都将为肉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最终形成中国畜牧业生产、肉类加工、现代化营销的新格局。
4.不同地域、不同习惯、不同季节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肉食品的消费具有区域性,肉类工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照顾到不同人群、不同口味、不同的消费习惯。西式肉制品消费习惯的培养,有利于肉制品消费量的提高,中式肉制品则有利于现有消费群的巩固,广东人的肉类消费水平是比较高的,而且具有鲜肉、活鸡自宰消费的习惯,但秋冬季腊肉制品的消费量也相当大。农村消费的城市化倾向,也将扩大肉制品消费空间。青少年早餐肉制品的研发,对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开发婴幼儿智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原料供应不足是当前肉类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1.散养户减少,规模猪场也面临生存危机
最近在广东的几个市县考察畜牧业,看深圳的猪场要到粤东的河源,看广州市的猪场要到粤北的清远县,看东莞的猪场要到省外,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富户都把自家的“厕所”建到穷邻居的家里。在前些年这些是作为引资项目,属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两相情愿。
但去年以来,“穷邻居”开始以环保的名义,驱赶从发达地带迁来的养猪场,难道绿绿葱葱的粤东粤北山区丘陵,真的就容不下几个猪场?其实,还是个利益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原本就是个吃饭财政,还要拿出钱来补助母猪饲养,小猪育肥被大中城市拉去,富裕的市民吃肉。防疫费和责任还要由穷邻居承担。市场风险具有全局性,疫病风险的区域性、局部性,疫病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会波及到市场。但最近这两年,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没病的区域发展势头迅猛,发病的区域、尤其是疫情严重的地区,没有真本事还真不敢养猪,养十头万一死两头就白养了;预测不准四五个月之后的猪价,也不敢购买现在七八百元甚至千元价格的猪苗,猪价如果降幅过大,卖大猪的钱不见得就能捞回之前的高价猪苗款。
2.有耕地的地方就应该保留相应的畜牧业
东莞曾有禁养生猪的说法,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很不好的影响,其实不要说一个小小的东莞,就是十个八个东莞不养猪,全国的生猪统计头数都不用调整的,因为我国五六亿的生猪出栏量,东莞只有十万多头,扩大十倍百倍都还影响不到全局。问题是东莞政府这次的新闻发布不是务实的广东人的风格,广东人历来是只做不说、先做后说,可这次是没做先说。了解情况的人解释说东莞政府也做了,糟糕的是把几个大的好的规模猪场外迁了,还有900个中小猪场清理不动,因为猪价好,又享受母猪补贴,养猪人还是有积极性的。东莞政府上下不落好,自己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
其实谁都清楚,东莞的第一污染是工业,第二是生活垃圾,第三都排不上畜牧业,农田的化肥施用量过大,对人的危害不弱于畜牧业。就是城市居民家庭养宠物对孕妇、对孩子,尤其是对准备生孩子的青年夫妇的伤害,远远大于养猪,只是我们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这里最该说的一句话是:有耕地的地方就应该保留相应的畜牧业。
3.畜牧业进入新时代
多数农民退出畜牧业,少数地区开始放弃畜牧业,在中国全民养猪的时代已经结束。“富不养猪”“穷也养不起猪”,势必会有一部分专业化养猪的人,逐渐承担起13亿中国人、尤其是五六亿城市人口的畜禽肉食生产的重任。
中央补贴母猪的政策,无疑对全国的畜牧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广东的朋友说在他那儿是负作用,广东不全是发达县市,21个地级市,1/3是富裕地区,2/3是贫困和比较困难的县市,中央不补贴广东,富裕县市实力雄厚,但养猪少;落后地区财力不强,反而养猪多。落后地区补母猪觉得就是拿穷县的财力补富裕地区的吃肉人。广东的朋友还说他就想不明白,湖南那么穷,为什么拿钱补贴生猪生产,送猪叫我们广东人吃?
4.北方的养猪人劲头十足
在吉林、黑龙江、山东调研,生猪生产形势出奇得好,只要没有猪病,养一头猪就是500元的纯收益,自繁自养的能赚800元,农民干什么都比不上养猪。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去年以来也都在大上规模猪场。尤其是不少大的屠宰加工企业,投巨资建设自己的养猪基地,肉类工业对畜牧业整体规模发挥着相当大的支撑作用。
具体分析,一是高猪价、高肉价刺激了部分地区、尤其是无疫病地县的生猪生产。二是各级政府财政补贴母猪、扶持规模养猪政策产生了效果。三是正规和不正规渠道进口猪肉弥补市场缺口。最重要的还是会养猪的人增多,即使政府不补贴,这一年多农民也赚钱。
大忙人要吃现成饭,年轻人需要快餐,肉制品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适合老人孩子的营养餐,也离不开肉制品。特色肉食品消费习惯的满足,是区域性传统肉类工业的重要任务。农村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尽管还不高,但消费的季节性、尤其是春节期间的集中消费现象,也为肉类工业提供了可以重点开发的现实市场。不同消费群需求满足度的提高、目标市场的深度开发,就是在拓展肉类工业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