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的判断
1、从战略角度看农业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1)经济发展需要农业“更上一层楼”
三十年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相对于工业、城市的补贴较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都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贫富差距持续恶化使得农业改革到了客不容缓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三十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三十年后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重新提到农村改革,并涉及核心资源--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无疑将使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同时,通过30年的快速发展,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内生制度变迁,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的外部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
虽然明年的宏观经济情况令人担忧,但农业由于需求相对刚性,受影响较小,仍存在机会。未来国内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转向内需的拉动,而内需需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在政策的扶持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带来巨大的内需增长潜力。虽然我国连续五年粮食丰收,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平均农民产粮量仍旧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仍然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占国内人口50%以上的农民人均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人口的人均消费水平,亦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迈上新台阶
国家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国家尝试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相当于进一步释放土地资源,其意义不亚于三十年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符合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一方面,长期来看,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概括地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来源有助于促进内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在某些地区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促进粮食增产。拥有资金、规模和管理优势的农业龙头公司可以参与到上游资源中去,扩大收入来源,分享农业产业链的收益,提升农业的价值。
2、农业上市公司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农业公司受政策影响各有不同
大多农业公司向上下游拓展产业链,占据产业链上几个盈利点。如北大荒,既拥有上游的土地资源和化肥、也拥有下游的大米加工、麦芽加工,某些政策促使行业整体做大,有些则是对产业链上利润的再分配,所以农业公司并非都能从政策中受益。但整体来看,政策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流转促使利润向上游转移。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将使更多的资本涌入农业上游资源领域,促使利润在产业链上重新分配,下游种植业及加工企业可能会通过控制上游资源来降低经营成本,从而保证收益。
补贴加大有利于农业产业链。国家政策中提出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这样有助于稳定农产品的价格。长期来看,对上游农资形成支撑,对下游加工业的利弊取决于成本转移能力。
最低收购价影响视市场价格而定。当粮食国内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时,最低收购价政策作用并不大;但在国内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政策能够对市场起到一定的价格支撑作用,稳定农民来年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但短期内导致下游加工业压力过大,尤其是在成本不降而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时候,加工企业开工的激励不大。如11月份在新豆上市时最低收购价导致大豆压榨企业不挣反亏,从而导致开工率大幅下降。
收储制度加强调整市场供求关系。国家通过充实主要农产品储备,调节市场农产品供应情况,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进出口和吞吐调节机制,能够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稳定的农产品价格增长有利于下游加工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内农产品价格体系。
(2)弱质农业公司有提升空间
由于农业公司长期以来存在较多的不足,行业内缺少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公司迎来了另一个发展机遇,业绩能够逐步改善。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我们不排除农业领域出现如ABCD一样强大的农业公司的可能性。
我们简单扫描一下农业公司历年来的业绩情况,把握整体的盈利变化水平(剔除ST和主业非农业后的36家上市公司)。从产销规模来看,农业公司盈利能力在2006、 2007年有了较大的改善,虽然行业毛利率不断有下滑的倾向,但是销售净利率却在上升。而期间费用率在近三年有所降低,可见整个行业管理能力正在逐渐改善。
二、行业回顾与展望
截至2008年12月20日,比较A股市场各行业年收益率,近期由于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相关受益板块表现更强,才导致农业板块排名有所下降,但相对大盘仍是正收益,哪些因素在支撑呢?这些因素能否在2009年继续支撑农业板块呢?2009年的农业又将面临什么样的状况呢?
2003年粮食供给出现一个快速下滑后,国家连续五年出台关于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五年丰收,库存量在安全线以上,自给率在80%以上。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5.01亿吨,消费量达5.15亿吨。2008年粮食总产量估计达5.25亿吨。每年粮食总供给包括上年库存、进口和产量,总需求包括消费、出口和年末库存。我国库存量近几年降到了历史低位,但仍在安全库存线18%(库存占消费量)以上。
短期来看,我国粮食市场处于供略大于求、库存量明显增加。
2007-2008年,由于国际粮价快速上涨,各国加大粮食出口的限制,以满足国内需求。2008年1-10月我国粮食出口仅109万吨,其中大米88万吨、玉米仅21万吨;2007同期出口量为572 万吨,大米97万吨、玉米为475万吨。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为主,2008年前10月进口3082万吨,远高于2007年同期的2454万吨。
2008年下半年,随着各国粮食丰收、次贷危机的爆发、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生物能源优势不再明显,主要出口国重新开始允许粮食出口,国际粮价迅速回落。国家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稳定粮食市场,平滑粮价的波动,减少对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打击,同时将加大补贴力度,保证种植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从而拉动部分内需市场。
同时,我们注意到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将导致供给增加,有效需求减少,库存提高。尤其是下半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某些品种出现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出口优势不明显,容易导致进口增加,冲击国内市场。
(2)长期供求吃紧影响价格走势
长期来看,在土地稀缺、人口扩张的背景下,决定供给的关键是提高耕地面积的使用效率和提高单产,城镇化发展、环境破坏减少了耕地面积,发达国家的休耕制度限制了产量;不断恶化的全球气候、日益匮乏的水资源、化肥过度使用、良种的研发时间较长都影响着粮食的供给。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单产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所需时间较长,供给增长缓慢。近十年产量增长率约为1.4%。
决定需求的长期关键因素是人口和人均消费量。而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结构改变,人均用粮的变动,有专门研究表明人均粮食消费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我国城市化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使粮食消费总量增加1054万吨(朱杰等主编:《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