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浙江省政府10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省生猪价格自今年5月份走高以来,3季度末首次出现回落。9月份猪肉价格比8月份下降4.8%,全省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生猪出栏数实现了“三增长”。至9月底,全省生猪存栏数为1143.7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0.79%;能繁母猪109.74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6.73%;累计出栏肉猪1323.0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21%。预计4季度生猪生产将继续呈增长态势,每月可出栏肉猪150万头以上。 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省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体现了浙江速度和浙江效率。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下发以后,短短十天,省政府便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猪肉供应的通知》,扶持发展规模生态养猪。省财政在继续投入1500万元补助省级畜牧生态小区的同时,从今年起每年新增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丽水、温州、台州等地新发展一批生态养猪场;继续鼓励发展农牧结合,规模化生态养殖,对在规定区域内经立项新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生态规模猪场,每场补助20万元。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对经调查登记的1081475头能繁母猪,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将补贴发放到了养殖户手中。省畜牧兽医局还组织各市和重点县畜牧兽医局长专题在龙游县召开了生态养殖现场会,推广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经验。 疫病防控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生猪生产的稳定增量和养殖户的增收。从7月份开始,浙江省对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疫苗由省里统一采购、调拨,所需经费由财政承担,保证了免疫效果,降低了疫病风险。对经济欠发达县(市、区)的生猪实行强制免疫和疫情测报等防疫工作,省财政安排补助经费1004万元。省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对使用良种猪冷冻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进行补贴。 针对生猪生产“用地难”,省政府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将规模生态养殖场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规划建立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截至目前,全省涉及畜牧业用地的80个县(市、区)均已完成了畜牧用地现状调查。40个县(市、区)已完成畜牧用地规划,其中29个县(市、区)的规划方案已经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认可。 与此同时,省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还对生猪产销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3个县(市、区),对生猪和猪肉进行每天的价格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少养猪户的损失。 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提高了生猪养殖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跨省跨区投资建场和扩大养猪规模,正成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首选。 杭州市萧山永丰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峰告诉记者,在原有两个养殖场的基础上,该公司今年又在海盐建了一个1万余平方米的养殖场,准备于下月底开始引进3000头母猪;在慈溪市投资建设的另一个养猪场也已落实用地,正在着手建设,建成后又将为公司新增6000头母猪的生产规模。萧山还有3家养殖场联合到江苏建立了一个年出栏2万头生猪的养殖场。 9月份,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对3个生猪主产县的9个村、6685户农户进行调查,养猪户219户,其中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89户,分别比6月底增长5.29%和3.49%。(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