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紧靠黄海,海边滩涂地盛产一种叫“沙蚕”的高级鱼饵。像这样20亩的滩涂地,每到夏天钓鱼旺季,会有五六百个农户同时挖沙蚕。冬天虽说是收购淡季,每天也有二三百人采挖。挖出的沙蚕经过农户简单清洗,交给收购商最后把关。
收购商 周兴田:“把绿的、断的,都捡掉。这个就没用了,绿了,受伤了就没用了。它没血了就死掉了。”
记者:“这个挑一下,然后就可以过秤了。”
农户 韩洛芬:“对对对。”
收购商 周兴田:“他们一天的钱就搞到手了。他们按斤两算的,六块钱一斤。”
农户 韩洛芬:“这个太低了,低的不能行。这是淡季。”
记者:“好的时候一天多少钱啊。”
农户 韩洛芬:“一天十五块钱一斤。”
农户陈春阳:“一天能赚百十块钱,一二百块钱吧。”
记者:“一天能赚一二百块钱?纯赚啊?”
农户陈春阳:“yes.”
记者:“yes是么?一年呢?”
农户陈春阳:“万把块钱,两万块钱吧。”
农户得意地用外语回答记者,他更得意的是,手里的沙蚕再过一天就会躺在外国的货架上。大丰沙蚕出口日韩欧美,挖得最快的农户一年能赚十万元。这一天,江苏迎来入冬的第一场寒流,狂风中我们的拍摄设备都摇晃起来,可农户全都顾不上冷,拼命地多挖多赚。
然而,农户才挖了不到两小时,记者却发现了这样的一幕。
农户:“上来。”
农户:“赶紧上来。”
农户:“周长娥,你拼命啊,又不赚钱。走啦。”
寒风刺骨,农户却不是为了躲冷才收工。因为滩涂的另一边,组织农户采挖的收购商正着急上火地催促农户赶紧回来。
收购商陈亚东:“上来呀,干够了没有。收购结束了。快快快。”
一边是收购商不让农户继续采挖,另一边,农户却像脚钉在了地里一样,多挖一条是一条。到底这小小沙蚕隐藏了什么价值,让收购商和农户有这样的矛盾,却又干的这么热火朝天呢。
沙蚕生活在海泥里,模样像蚯蚓,却比蚯蚓多了两排小脚,因此又叫“海蜈蚣”。虽然样子吓人,它却被钓鱼爱好者称为“万能鱼饵”,尤其适合深海钓鱼,仅日本每年的需求量就达3000吨。沙蚕有40多个品种,江苏大丰出产的叫双齿尾沙蚕,因为产量大,价格比其他沙蚕便宜,即使如此,每吨卖价也高达10万元人民币。
2005年起,沙蚕的主产地东南亚开挖过度,产量降低,大丰沙蚕需求量从几百吨变成上千吨。当地人承包滩涂,灌海水撒饲料,促进沙蚕的生长。这样一来,大丰的十万亩滩涂不仅沙蚕多了起来,更多出一群操着外地口音的淘沙人。
农户:“一天多的会挖几十斤吧。”
记者:“几十斤。你是当地人吗?”
农户:“不是的。”
记者:“从哪过来的?”
农户:“连云港的。”
记者:“也是连云港过来的?”
农户 陈春阳:“Yes.”
记者:“一定要用英语回答吗。”
农户陈春阳:“是啊。”
2006年入夏,挖沙蚕进入黄金季节,超过3000人的采挖大军从北边的连云港,甚至安徽、河南等外省来到江苏大丰。人多了,采挖的效率提高了,可收沙蚕收了十年的张文龙发现,这些外地人带来的不是效益,而是问题。
7月的一天,张文龙给欧洲客户发了3吨沙蚕,但发货后第五天,张文龙接到了客户打来的电话,他的心凉了半截。
张文龙:“他说你的货不行,这个货规格不行。规格不行他就拒收。”
记者:“拒收是把货发回来了?”
张文龙:“不发回来,不发回来,发回来更不划算了。”
记者:“不发回来。”
张文龙:“那个货就等于就算了。钱也就算了。”
规格不够,因为张文龙的沙蚕出现了大量的死亡。作鱼饵的沙蚕,必须是鲜活的,这是沙蚕出口最基本的要求。沙蚕在10摄氏度气温只能活8到10天,必须尽快发货。
因为农户多产量大,张文龙一上午就把货收齐,用最快速度发到了欧洲。明明每一步都抢到先机,为什么成活率反而出了问题。这时,刚从连云港来挖沙蚕的陈春阳引起了张文龙的注意。而张文龙最注意的,是陈春阳弯腰拾起沙蚕的这个小动作。
陈春阳:“一开始,这个虫老爱走掉。每挖一下它就往里钻一下。”
记者:“基本只能看到它露了一下头,就赶快去扯。”
陈春阳:“对。看到了,一下就把它逮上来了。”
记者:“快快快,那个跑进去了。”
陈春阳:“跑不掉。这个时间还算跑得慢的,夏天快,天气热跑得快。”
当时也是夏天,沙蚕跑得快,陈春阳使蛮劲把沙蚕拉出来,很容易把沙蚕拉断弄死。张文龙发现,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新来的农户身上。张文龙决定,沙蚕收回来后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只留下最好的。
工人:“这种就没用。这种就是有头的,好的。”
记者:“那个底下尖尖的就是头。那这个呢?”
工人:“这个就是没有头。没有头的就没用。”
不仅靠筛选,收购商还让工头带动农户学挖蚕技术,练得农户各个眼疾手快。
2006年底,有三四千人从外地来大丰采挖沙蚕,年产量达1000多吨,总销售收入上亿元。蜂拥而来的外地农户大幅地提高了沙蚕产量,可谁也没想到,一场沙蚕产业的危机也悄悄降临了。
收购商陆文兵对此记忆犹新,2007年1月,他的厂门被这些农户包围了。
陆文兵:“请我们帮他把沙蚕处理掉。”
记者:“他们都认得出你是大老板。”
陆文兵:“认识认识。”
记者:“都怎么说的。”
陆文兵:“请老板帮帮忙啊。”
可陆文兵也没辙。沙蚕出口按订单采购,很多收购商像记者在滩涂上看到的那样,严格控制时间,禁止农户继续采挖。可农户面对沙蚕价格不菲的诱惑,免不了多挖两下。尤其冬天是销售淡季,挖多了的沙蚕成了扎在农户和收购商心里的一根刺。
这时,陆文兵突然想到,几天前接到的福建打来的电话,也许是解决沙蚕产量过多的好法子。
陆文兵:“它给那些虾母吃,吃了以后它就容易产卵,它产的次数比较多。一般人他舍不买沙蚕给虾母吃,它吃不起。”
福建的养虾人听说喂沙蚕能提高虾母产卵的次数,可他们对沙蚕的卖价望而却步。陆文兵发现,现在沙蚕多了,价钱降了,国内的客户完全负担的起,淡季销售也就开出一条新路子。
陆文兵:“一月份就开始了。我们国内的南方的需要量就开始大了,一年在五百吨左右吧。”
和鱼虾养殖户打起交道,陆文兵更发现,原本淘汰的死沙蚕也可以用作鱼虾饲料,2007年起,大丰市有20多家收购公司利用1月到3月的销售淡季,把沙蚕卖给国内的鱼虾养殖户。仅这个发现就为当地带来了2000多万元的意外收入。
农户被严格地控制着采挖的数量,但他们都憋足气等待2009年1月卖掉更多的沙蚕。虽然满身是泥,又是大冬天泡在冷水里干活,像陈春阳这样的农户说起自己这份特殊工作,还是很高兴。
陈春阳:“搞钱就不累了,搞不到钱就累。做半天玩半天。”
记者:“做半天玩半天,还挺休闲?”
陈春阳:“对对对。”
记者:“一天还能赚200块钱。”
陈春阳:“现在行情不好,行情好赚得到。”
记者:“满意不满意?”
陈春阳:“满意,挺满意。”
编导:闫瑞静摄像;孙彦峰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