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词,那就是“特色经济”。“看看我们到底适合干什么?”成为当时各县市谋求发展的一条普遍思路。于是,各市、县、乡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这一发展思路对30年的特色产业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域特色经济异常活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陆续建立起了许多地区性 皮毛 市场,尚村皮毛市场、留史皮毛市场、大营皮毛市场是其中典型的三个 原料皮 市场。
尚村皮毛市场30年来充分发挥传统皮毛特色产业
尚村皮毛市场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本地皮毛业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皮毛营销只是作为人们谋生糊口的一种手段。皮毛产品也仅限于鞍具、鞭鞘、鞋底等简单的粗加工。
改革开放以来,尚村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尚村实际,充分发挥皮毛这一传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发展以皮毛为主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营销队伍不断壮大,皮毛市场日益繁荣,使全镇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01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5亿元,企业增加值3.27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2560万美元,财政收入完成1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0元。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尚村已步入市级“明星乡镇”行列。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尚村镇坚持依托市场,促建皮毛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养殖业,兴办加工企业,发展营销摊点,进一步繁荣和巩固市场,使尚村皮毛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占地4.4万平方米,上市摊位3600多个。每逢旧历一、四、六、九为集日,日人流量3万人,上市品种1200多种,既有牛、马、羊、驴、猪皮、貂、貉、狐、獭兔的原皮等,又有鬃尾、羊毛、羊绒类,还有多种皮毛、皮件制品,年交易额5.3亿元,交易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及港、澳、韩国、西欧及美、俄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多层次共存、多形式共济的集日网络。
依托皮毛市场,尚村镇提出“强皮毛、兴养殖、壮特色”的农业种养结构调整思路,珍皮动物养殖作为重点迅速发展起来。肃宁县委、县政府把尚村皮毛产业作为立县的主导产业,并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成立了“河北省肃宁裘革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这一产业,使产业特色更加突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近年来,尚村镇依托皮毛市场,紧紧围绕皮毛这一特色产业,按照企业规模化、私营群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增投入、上项目、壮群体、扩规模,使这一行业形成了硝染、制裘、制革、皮件加工、系列 裘皮 服装加工、獭兔编织、毛纺等门类齐全的加工体系。硝染制裘业已成为尚村企业的主导,享誉海内外。
全镇现有企业184家,全部为股份制或个体民营企业。个体私营摊点282个,皮毛业从业人数达17000多人,企业职工8500人,皮毛业产值13亿元,皮毛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0%。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一家,产值超千万元,利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产值500万元以上,利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23家,有9家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规模制革企业3家,年加工各种皮张400万张以上;规模硝染企业6家,年加工貂、貉、狐等各种原皮3600万张;其中华盛硝染厂年加工各种裘皮110万张,在规模、效益、技术等方面,居华北地区首位。 皮革服装 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生产各种皮衣80万件套,70%销往俄罗斯市场;裘皮服装加工企业12家;其中华斯裘革制品有限公司规模最大,年产值1.3亿元,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其主要产品黄狼皮褥子和裘皮服装,全部销往英国、美国等三十几个国家。营销企业75家,其中16家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营销范围涉及芬兰、丹麦、韩国、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2002年1—6月份,全镇企业已完成产值8亿元,利税8360万元,出口创汇2252万美元,在全市遥遥领先。
改革开放成就了尚村皮毛市场,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皮毛皮市场,每天上市近三万余人,中国养殖场业主及商贩大军活跃在尚村 毛皮 市场上,毛皮品种有蓝狐、银狐、白狐、水貂、乌苏里貉皮、獭兔皮等。并且以华斯集团、天龙公司、库氏 皮草 等为代表的裘皮深加工企业以及毛张硝染企业迅猛上升,增加出口创汇能力。猛然崛起的尚村市场以生皮集散地及毛皮硝染、裘皮深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崭新的面貌大踏步向前发展。
“天下皮毛第一都”留史昂首前行
留史皮毛集散市场初步形成于清初,几经风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留史一带传统的皮毛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80年代,大量农民投身到跑皮毛、搞企业的行列:皮毛货栈、收购站、商行、客栈等发展到240家;制革厂、皮毛加工厂发展到117家,并建成了留史皮毛专业市场。每逢集日,上市人员多,成交额大,上市皮毛既有马、牛、驴、猪、羊、兔、狗等一般粗毛皮及猪鬃、马鬃、马尾,又有貉子、紫貂、水貂、水獭、旱獭、猞猁、元皮、狐狸、黄狼、香鼠、水鼠、狸子等珍贵细毛皮,还有皮革、裘皮、裘革服装以及马蹄毛、山羊尾、牛耳毛、羊绒、驼绒等绒毛,皮毛类品种120多个,约占全国有价值皮毛大类的80%。87年后,留史皮毛市场交易逐渐萧条、疲软,县委、县政府及时对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和市场规模建设,使皮毛业由集散型向着集散加工一条龙型转化,皮毛加工企业有较大发展,不但渡过了整顿低谷,而且迎来了皮毛皮革及其精深加工业的发展高潮。
90年代,经商业部、国家计委批准,在留史建立国家级皮毛批发专业市场,建设了“中国留史皮毛城”,高峰时日上市原皮近20万张。在留史设立购销皮毛、皮革和出售原材料的有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广东、云南、上海、北京、黑龙江及省内客商187家,其中有74家外贸出口单位从留史购买皮毛原料,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独联体、荷兰、英国及港、澳(门)、台胞、海外侨胞经常来留史进行实地考察,并在这里建厂、经商或寻觅 合作 伙伴。留史皮毛市场的兴盛,带动与促进了周围部分乡(镇)、村皮毛及专业市场形成与发展。且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如“驴皮大王”、“貉皮大王”、“黄狼皮大王”等许多独具慧眼、造诣颇深的专业人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留史镇依托全国最大皮毛专业市场优势,借皮毛兴业,靠市场兴镇。皮毛 皮革加工 业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娴熟的技艺而蜚声海内外。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起源于春秋,发展于明、清,繁荣与改革开放的今天。目前,留史镇的皮毛业正向深加工、大规模、高科技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留史皮毛业如虎添翼,前景广阔,中国皮都正以开放的胸怀,优惠的政策,宽松的投资环境迎接下一个30年。
“天下裘都”大营皮毛市场30年巨变
大营是中国皮毛加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天下裘都”。大营皮毛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为商末丞相比干在此做官时产生,至今已延续发展了三千多年,历久不衰,源远流长。大营皮毛有着辉煌的过去。明朝郑和下西洋,营皮以“皮板柔软、毛眼遂适、色泽协调时尚”而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清朝道光年间,英、俄、日、荷等10多个国家的客商开始在大营设立货栈;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营皮曾长期作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海外。大营皮毛有着雄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非公企业刚刚兴起,商品经济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渠道,由于不受所有制限制,有力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80、90年代,大营皮毛产业迅猛发展。但,由于固有体制的束缚,皮毛行业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障碍,皮毛行业未真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步入2001年,县委、县政府开始把光大皮毛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工作,举全县之力突出来抓。大营皮毛从根本上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一是总量剧增,龙头崛起,民间资本充分涌动。
全县皮毛业经营摊点每年都以1000家以上的速度递增;从业人员更是每年以超过5000人的速度递增。如今,大营一带,村村干皮毛、户户搞加工、人人懂经营的生动局面已经全面形成。为给广大皮毛业户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宽阔平台,2001年,县委、县政府启动建设了大营皮毛工业园区。大营皮毛彻底结束了产业缺龙头的历史,涌现出富尔派、恒星、中韩、竞佳、增辉等一批投资超千万、纳税超百万的骨干企业。皮毛业已经成为领跑经济的第一产业,成为最具潜力的特色产业之一。
二是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大营皮毛登上了世界舞台。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速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扩大市场需求作为营皮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力度。大营皮毛初步实现了生产产品由仿效制作向自行设计的转变、加工销售由挂靠品牌向创建品牌的转变、出口创汇由间接贸易向直接贸易的转变、生产工艺由传统手工向现代技术的转变,营皮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大营有34家企业拥有了自营出口权,有十几个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并且吸引了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品牌在大营加工生产。在国内同行业中,营皮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到了50%,并远销欧美、东南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到5000万美元。
三是轻税薄赋,蓄水养鱼,皮毛业户富甲一方。
为扶持皮毛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皮毛企业减赋让利,使投资者得到更多回报,有力地激发了业户的投资热情,形成了税收增长的“井喷”现象。皮毛产业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大营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目前,大营一带农民务工经商的比例占到了农村劳动力的80%,皮毛业收入占到了农民家庭收入的90%。
目前,全县拥有皮毛加工企业9170个,从业人员6万人,固定门店2160家,流动及固定摊位7000多个。皮毛业以大营为中心,已辐射到周边5市县500多个村庄,加工企业和摊点达到140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超过18亿元,形成了方圆百里的经济圈。大营皮毛有着丰富的产品。涵盖了生皮、熟皮、半成品、裘皮服装、裘皮饰品、剪绒、工艺品等七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是国内品种最齐全、样式最新颖、潜力最充足的皮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基地。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三大皮毛市场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催生了特色经济,成就了皮毛市场在商品经济环境下迈出的每一步。在这30年巨变中,皮毛市场“摸着石头过河”,有过风雨,有过成功。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促使他们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经济圈。发展没有止境,皮毛市场正蓄势待发,拥抱下一个三十年、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