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性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防控禽流感对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呈世界性。2006年以来,至少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2. 禽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病毒在流行过程中,抗原易发生漂移和转变。高密度饲养为禽流感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 亚临床型禽流感发病增多。多发生在已免疫的鸡群,症状轻微,但影响产蛋及雏鸡的质量。
4.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加大。H9N2禽流感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易继发其他疾病。
禽流感流行特点
1. 禽流感主要感染鸡、火鸡,鸭、鹅、鸽、鹌鹑等禽类,不同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但以产蛋鸡群多发。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夏秋较少。
2. 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等感染。
3. 饲养管理不良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如温度过低,忽高忽低,湿度过低,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天气突变等。
4.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但传播范围往往不大。
禽流感的症状和病变
禽流感分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类,分别在未免疫鸡群和免疫鸡群共4种类型:
1. 未免疫鸡群的低致病性流感(LPAI):羽毛乱,食欲减退;拉稀,部分稀绿色粪便;呼吸道症状,咳嗽、 呼吸困难,罗音;蛋鸡产蛋下降,两周后逐渐回升一个月后才基本接近原来水平。
2. 未免疫鸡群的高致病性流感(HPAI):病程短(半天至1天),死亡迅速。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产蛋下降或停产; 部分鸡鸡冠、肉垂肿胀发黑、眼眶水肿;腿部皮肤鳞片下出血。
3. 免疫鸡群的低致病性流感(LPAI):鸡群精神、食欲变化不大;排黄绿色稀粪; 产蛋下降10%左右,但恢复较快;少数死亡,病变同典型AI。
4. 免疫鸡群的高致病性流感(HPAI):病程变长,鸡群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拉稀;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较少;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总死亡率15%左右;但不断有鸡死亡—长期排毒的危险!病变同典型AI。
禽流感的诊断
根据鸡群的发病流行特点、鸡群主要症状表现、病死鸡的剖检变化初步作出判断;或者需采集病料如气管、肺脏送有关科研机构分离鉴定病毒,确定亚型和致病性。
禽流感的防控
1. 宏观上控制
加强对禽流感流行病学研究,掌握禽流感的流行规律;加强对重点地区疫情的检测,尤其是候鸟栖息地、养禽大省,掌握家禽带毒情况;开展单位、行业间对禽流感的协作攻关,集中群体智慧;研制高效的禽流感疫苗,提高疫苗质量;加大禽流感免疫力度,开展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检查;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2. 微观上控制
①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体抵抗力。
②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对疫源地实行隔离封锁,杜绝车辆、人员、器械及各种动物散播病毒;对发病鸡场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其他养殖场要保持舍内外卫生,做好污物的处理;重视环境及禽体的消毒,有效切断传染该病的传播途径。
③ 疫苗免疫接种。在进行免疫接种前要搞清本地流行禽流感病毒型,做到免疫接种与散播病毒的型号相对应。使用H5和H9二价灭活疫苗,接种后两周产生保护力,可以抵抗本血清型的流感病毒,抗体维持时间一般为10周以上。建议免疫程序:首免10日龄—0.3ML,二免:60日龄左右1头份,三免:120日龄左右, 产蛋期间每3—4个月免疫一次。
④ 准确的抗体检测。禽流感需要不断的免疫,保证抗体水平在保护值以上,一般要求H5大于5,H9大于8。因此检测抗体水平不仅检验了免疫的效果,也为下次免疫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