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方咀乡白羊山村村民王金龙,2004年开始经营白莲河近200亩的小皮垅水库。在水产部门帮助下,他不断提高养殖技术,转换经营思路,从一个家徒四壁的穷光汉走近了小康之家。2008年,他的水库产值达15万元,纯收入5万多元。
这两天,在开春的忙碌中,王金龙笑盈盈地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致富经——
专家“号脉”改模式
当初经营水库时,王金龙以为把鱼种放进水库就可以坐享其成,连水质好不好的问题都很少管理,导致年年养鱼年年穷。经过英山县水产局指派的技术人员给水库“把脉问诊”后,王金龙意识到:这种养殖模式和经营思路已经落伍了。 之后,他经常参加县里举办的培训班,掌握了科学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走上了“库养花白鲢、箱养名特优、多种经营一起上”的科学养殖、综合开发之路。2006年底到2007年初,县乡镇水产服务中心开展生物肥及配合饲料养殖试验,他赶紧在自家200亩水库开展投饵投肥试验,利用生物肥及配合饲料,调节水质。王金龙还定期请乡镇技术人员到他的水库测量水质、PH值等情况,看水施肥投饵。
鱼种远比鱼儿俏
说到市场,王金龙更是体会良多。 当地养鱼人多,时间一长,大家逐渐尝到了“卖鱼难”的滋味。大家都在讨论,卖鱼的利润实在太小了。 此时,王金龙却总结出鱼市中的两大现象:一、每年对优质鱼种的需求都很大,而当地养成鱼的人多,养鱼苗、鱼种的人少,尤其是养大规格鱼种的人少。二、市场上的鱼,量大,但品种、花样却很少。 琢磨出鱼种和名特新品鱼的商机,王金龙马上开始行动。他既养成鱼,又养鱼种。不但自己用,还出售给其他养殖户。每年,他的鱼种收入就有1.7万多元。 另外,王金龙开始减少水库中常规鱼的养殖量,增加了鳊、鲫、鲶鱼等品种。这些鱼的放养不影响其他鱼类的产量,还每年创收数千元。
钓鱼基地好卖鱼
2004年,水产品价格十分低迷,王金龙率先在方咀乡尝试开发垂钓业。他到处做广告,把“垂钓”当成水库的特色来宣传。 没料到,这一点子很凑效,当年他就有近2千多公斤成鱼,由垂钓者上门买走。2006年,钓鱼人为他买走成鱼2千多公斤。王金龙说,钓鱼人买鱼,不仅为他节省了运输费用,价格还比平时高出近一倍。这以后,他一直坚持养殖、垂钓两不误。另外,他发现当地养殖户总是采取年初放鱼、年终卖鱼的模式,每年一到年底,市场上的鱼开始扎堆卖。王金龙便开始实施轮放、轮捕,以及“一次放足,分期起捕”的养殖经营方式,使自己的产品源源不断的上市,既填补了淡季水产品市场的空缺,价格丝毫不比年关上市低,同时又适当调整了水库的载鱼量,避免出现鱼类生长旺季密度过大的现象。王金龙说,去年8月份以前,他已销售了五六万公斤成鱼,年关到来之前,就没有销售压力了。“科学养殖、把握市场、勤劳创业”,王金龙用了4年摸索出了这12字的致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