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恐龙同处一个时代、有着3.2亿年历史的古珍稀动物“中国小鲵”,首次在漳州云霄被发现。
这条“中国小鲵”是云霄下河乡的黄先生在深山溪流的石缝中捕“石冻”(棘胸蛙)时意外捕获的。昨日,漳州市林业局动管站林国洪工程师鉴定后,确认了它的身份。
据了解,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这种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上世纪30年代,又有人在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一带)、浙江和湖南等地发现过,尔后便销声匿迹。由于濒临灭绝,1986年,它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发现】
深山溪流
捕获一只“四不像”
黄先生告诉记者,24日晚上11点左右,他像往常一样到村中一座深山里抓“石冻”。
在一条幽深的小溪里,黄先生用手电筒照过去,3块石头堆成的石缝口趴着一只奇怪的四脚动物。“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动物,怕它有毒,就用网把它网住了。”黄先生定睛一看,觉得这“小家伙”很像娃娃鱼,“开始我以为是娃娃鱼,心里想,这么大的娃娃鱼,真是少见,就把它拿回家了”。
回到村中后,不少人都来观看这个“小家伙”,没人能叫得上它的名字,就称它为“四不像”。更令人惊奇的是,“小家伙”既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又能像壁虎一样在石头上行走,还拖着一条像船桨的尾巴,并发出奇怪的叫声。
村民很好奇“小家伙”的身份,便让黄先生将它带到漳州市请专家鉴定。
专家确认
它叫“中国小鲵”
在漳州市林业局,记者见到了黄先生带来的这只“四不像”。
“小家伙”的体形确实有点像娃娃鱼,但个头比娃娃鱼小得多。经测量,身长约16厘米,宽约1.5厘米,头长大于头宽,皮肤光滑,体背黑褐色,腹面黄褐色,杂以少量红棕色斑点,四条腿的前肢有4趾、后肢有5趾,尾基部略圆,往后侧扁,末端呈刀片状。
林国洪工程师经过仔细鉴定,很是惊奇,这只“小家伙”名头不小,是有着“动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国小鲵”。林工程师告诉记者,“中国小鲵”最早是一外国人于1889年在湖北宜昌发现并命名的,此后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湖南安仁、广东东莞等地也偶有发现,但在漳州属首次发现。
【分析】
它对环境要求苛刻
说明当地原生态好
福建省之前只在1931年的武夷山一带采到一批幼体及8只刚完成变态的成体,事隔78年后,“中国小鲵”再次亮相福建境内。
对此,林工程师认为,云霄县下河乡比较偏远,开发较少,山中的原生态保存得较为完整,几年前漳州发现的稀有动物“蝾螈”(侏罗纪中期演化的两栖类)也出现在下河乡,这说明下河乡这个地方的环境保存很好,生物链也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据介绍,“中国小鲵”生存的环境必须有优质的水源和适合的气候,如果周围环境稍微遭到破坏,就很难存活。“中国小鲵”历尽沧桑劫难能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由于它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适合它生存的地方不多。
林工程师还说,之前的濒临灭绝动物普查时,并没有在漳州发现“中国小鲵”。这么多年来首次发现,主要是因为去深山的人少和“中国小鲵”本身用颜色伪装得好。它一般都在石壁或者石头底下活动,因为怕皮肤太干燥,所以很少在陆地上行走。
“中国小鲵”都是族群居住的,因此山中肯定还有它的“亲人”,但数量应该不会很多,否则早就被发现了。为了保护“中国小鲵”,林工程师建议把“中国小鲵”放生到原来的地方,以便使这个珍稀物种能在云霄下河的山涧溪流里繁衍生息,还希望相关部门在该区域成立一个自然保护区。
“中国小鲵”
“中国小鲵”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因为它是一种起源于距今3.2亿年的古珍稀动物,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极为罕见,因此被称“动物活化石”。
“中国小鲵”以苔藓、昆虫、蠕虫、蚯蚓等小动物为主食,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离开水面陆栖时不敢离水源太远,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目前,“中国小鲵”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动物名录》,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