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至今年2月底,阳澄湖围网整治已完成90%的旧有围网拆除工作,2月22日前,工业园区范围内的阳澄湖养殖围网已提前完成拆除;预计到本月底,原先约8万亩的养殖围网拆除工作可提前完成。今后,阳澄湖大闸蟹将住上一户户标准化、生态化、科学化养殖的新家,阳澄湖围网养殖的水面将被压缩到3.2万亩。
昨天,记者从阳澄半岛东侧登船前往湖中。原先岸边不远处的围网已全部拆除,靠近湖中央的旧有围网也都被拆除,湖面看上去显得很空旷;因为围网阻碍少,清澈的湖水也比原先更易激起波浪。这片水域的新围网单体整齐划一,桩头上记着围网区域编号。可别小瞧了这些“新家”,每个都是用GPS严格定位的;也就是说,每位蟹农都不可能多围养一分水域。
除了围网养殖水域整体大幅压缩,为最大限度保护阳澄湖的水质,阳澄湖上游的阳澄西湖,以及湖内的小西湖和后塘湖的所有围网都将被拆除并不安排新围网。而围网养殖区域,将从原先离岸最近的约50米,“后撤”到至少离岸1000米的湖中央。此外,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密度、养殖方法等都将更生态。阳澄湖渔政管理站站长杨维龙介绍,蟹农将在新围网重新布置好后陆续开始新一年的农事,并通过标准化、生态化、科学化管理既保证优质的阳澄湖大闸蟹在秋冬季节正常上市,更保护湖水水质。
阳澄湖“大将军”的每个“新家”(养殖围网单体水域)将限定在20亩,每亩放养的蟹苗平均密度约300只、比原先减少约20%,以使“大将军”们有更舒坦的活动空间。这一年,它们还能享受到其它标准化和生态化的生活待遇:每亩养殖水域要先放养250公斤至500公斤的螺蛳,以及30至50尾的花白鲢;蟹农还要在湖底合理种植水草、为“大将军”们布置生态“床”,尽量减少外来饵料的投放。这样,“大将军”们吃的是荤素搭配的合理膳食,还得经常锻炼身体找食吃,身体自然会更好。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还要求,“大将军”小时候怎么放养、大了何时收,平时怎么管理、喂食,乃至寄居的水草种哪些、怎么种,都得按照专家指导的科学养殖模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