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坝镇生猪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流鼻液、皮肤发红、发绀、贫血、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给部分养猪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06年7月8日以来,一种猪传染病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坝镇各行政村流行,该病传播迅速,而且发病急,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用户在临床上选用大量抗生素轮换用药治疗,但收效甚微。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坝镇动物防疫站组织技术人员对该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药物疗效等进行详细调查,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性感冒和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并制定了综合防制方案,至2006年8月2日,基本控制了病情。 二、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各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常呈地方性流行、传播迅速。一般认为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有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媒介、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等。经调查,笔者认为消化道传播是本病在猪群中发生流行的重要途径。以仔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有的高达100%,而成年猪、育肥猪发病率高,死亡率却低,本病6月下旬至9月上旬多发。 三、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厌食、喜卧,体温升高至40.5~42℃,喜吃青草、瓜皮或喝污水,流粘性、脓性鼻液,皮肤发红、发绀,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腹式呼吸,部分猪可见眼有分泌物。发病中后期持续高热稽留,病重猪体温偏低,有的呕吐、磨牙,少数血尿,皮肤苍白,腹下或四肢内侧出现紫红色斑块,个别病猪耳廓瘀血,边缘上卷,有的病猪会出现恶性拉稀。濒死时部分猪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弱胎率达75%以上,初生仔猪死亡率达90%以上。有的病猪挤压乳头可见出血,对温和型猪瘟有极大的诊断意义。 四、病理变化 经剖检病死猪,可见病理变化主要为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略肿。肺、心叶、尖叶颜色呈深红,心叶、膈叶充满泡沫,呈大叶性肺炎症状,心内膜有散在出血点,部分病猪心包积液,并有腹水,肝肿大,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回盲口和盲肠有细扣状纤维素性坏死灶,喉头有散在出血点,膀胱积液并有出血点,多数猪肾脏色黄,肾包膜下有点状出血,肾脏的病变对猪瘟有诊断意义。放血可见血液稀薄,前期皮肤有黄染,后期皮肤多数苍白。 五、实验室诊断 镜检 耳部采血涂片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30分钟,用水冲洗,干燥后镜检,均发现呈球状、少量短杆状、包膜较厚,大小约0.5~2微米左右的附红细胞体,呈紫红色。 细菌检查 无菌取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没有发现致病菌。病料接种液体马丁培养基中,37℃培养16小时后,仅有个别培养基浑浊,对浑浊管涂片染色观察,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的枯草杆菌和极少量的链球菌、大肠杆菌。 猪瘟抗体检查 无菌采取病猪同群猪血共35份,每份5毫升,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结果35份血样HC抗体效价均低于1:16,HC抗体不合格。 血凝试验 用灭菌的棉拭子采取鼻腔分泌物,放入适量生理盐水冲刷,再加青霉素、链霉素处理,而后接种于10~12日龄鸡胚的羊膜腔和尿囊内,在35℃孵化72~96小时后,收集尿囊液和羊膜腔液,进行血凝试验鉴定,有流感病毒(以上试验均在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进行)。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诊断本次病例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性感冒和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 六、综合防制措施 (一)治疗方案 1.刚发病的猪只用三氮脒+极品特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乾兴公司生产)+冷点退烧(柴胡, 乾兴公司生产),均按0.15毫升公斤,分别肌注,每日一次,连用2天。 2.用药2天后病情基本稳定,第三天上午紧急接种10倍量猪瘟弱毒疫苗。下午用头孢风暴(注射用青霉素钾),连用2天,另外消化道出现问题的猪只(如便秘、下痢等),同时肌肉注射混感杂症(硫酸庆大-小诺霉素),一日一次,连用2天。 3.第5天,针对个别反弹猪选用三氮脒+冷点退烧,连用2天,用法同上。并配合补液,可适当选择维生素C、维生素B12或右旋糖酐铁。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至2006年8月2日,病情基本稳定。 (二)预防 1.应加强消毒工作,对发病猪群猪舍及周边环境每天进行1~2次消毒,做好防蚊灭蝇工作,同时加强粪便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2.紧急预防接种,对假定健康猪每天接种4倍量猪瘟弱毒疫苗,发病猪每头接种10倍量猪瘟弱毒苗。(经多次对比治疗发现发病猪治疗两日后接种效果最佳)。 3.调节酸碱平衡,在饲料中加入0.5%的小苏打,0.4%的复合多维,0.2%的维生素C,连用1周,防应激,同时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连用一周。 七、讨论 1.目前,对猪瘟的预防仍局限于传统猪瘟疫苗,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变化,CSFV可能存在抗原漂移,导致传统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甚至无效的现状。 2.本次流行的猪传染病,可能有其它病原,且极有可能有其它新病原存在,有望与广大兽医界同仁共同研究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