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比人多。西藏全区人口260多万,而西藏牦牛第一产区那曲存栏300多万头,第二产区昌都存栏120万多头。全世界有牦牛1400多万头,大都繁衍生息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85%。
高原人对牦牛极其珍爱。在拉萨布达拉宫西街,屹立着两尊力拔山兮、气势磅礴的牦牛塑雕,底座上赫然刻着四个大字——“高原之宝”。我们感觉,藏民族对牦牛,就像汉民族对龙凤一样,是崇拜的图腾。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能耐零下30℃~40℃的严寒,极限爬高能到6400米处的冰川。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的美称。老马识途,牦牛也有认路的本领,遇见沼泽地,它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跟着牦牛走,能躲避险境,是旅游者的向导。牦牛耐劳负重,长途驮载货物可达100~200公斤,边走边放牧采食,日行15公里左右,可连续驮运数月,往返行程一两千公里。
昌都地区农牧局副局长刘文华是著名的畜牧专家,他说,牦牛是一个古老的品种,5000多年前,由中国古羌人在藏北高原羌塘地区驯化野牦牛而来。目前有四川甘孜九龙牦牛、那曲嘉黎牦牛、甘肃天祝白牦牛等优良品种。
牦牛是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我们在西藏采访时,正值春耕时节。在农区的田野里,农民们驾着牦牛种植青稞。我们发现驾犁的牦牛角上扎着长长的红缨,背上还有彩色的披肩。远处是雪山耸立,附近的群山灰黄,眼前的泥土黝黑,牦牛则是移动的鲜艳。好一幅壮美的藏区画卷。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喝的是牦牛奶,吃的是牦牛肉,烧的是牦牛粪。我们在西藏采访,经常是天遥路远,前无村后无店。西藏电台的其美师傅带了一包东西让我们做零食,入口一咬就粉碎,香味扑鼻。他告诉我们,这是牦牛的风干肉。就是将新鲜的牦牛肉挂在阴凉的地方风干。“是生牛肉?”我们问他,“是啊。味道怎么样?”我们一听说是生牛肉,都有点害怕。但是,再吃几块,就克服了心理障碍。从昌都到那曲的两天路程中,我们一直吃,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风干牦牛肉。
在牧区,我们看到了地道的藏式帐篷。旁边有砌成墙的牦牛粪,几条藏獒在附近巡视,远处是成群的牛羊。那帐篷顶就是用牦牛腿上的毛编织成的,藏民告诉我们,这个帐篷顶非常神奇。太阳出来时,它就自动张开缝,通风透气。一下雨,它又自动封闭起来,滴水不漏。牦牛在藏民生活中无可替代,因而藏民对其疼爱有加。除自家食用外,不肯卖掉一头牛,常以“占有为荣”,用牦牛存栏多少来比富。昌都的牦牛不穿鼻子,耕种时牛不好使,农民就自己用人力来拉播种机。
昌都有个日宰牦牛百头的屠宰厂,建厂20年来,只屠宰过一头牦牛。牦牛成群的昌都,市场上的牦牛肉大多是从青海玉树来的。这里也有牦牛交易,不过不是论斤而是论个卖。同样是牦牛,本地一头牦牛比四川甘孜的牦牛要贵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