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频道3月6日电 在岷县寺沟乡八步川村,提起养猪能手徐珍,村民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因为他不但是村里最早从事生猪养殖的大户,而且是带领村民走上生猪养殖致富路的“土专家”。
养猪令他尝甜头
正月初八,浓浓的年味还没散去,寺沟乡八步川村农民徐珍已忙着修建新暖棚猪<--ADV_CONTENT-->舍。对于自己当初选择生猪养殖,徐珍还在庆幸自己找准了方向。1983年,高中毕业落榜后,徐珍并没有气馁,他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家里的几亩田地里,可是一年忙碌下来,收入只能解决家里的温饱问题。于是他感到要靠种地致富,一定要换个种法。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外地生猪快速育肥的事例,心里豁然开朗。经过选择比较,当年就养了4头本地黑猪,从此走上靠生猪养殖致富的道路。
如今,徐珍家的生猪养殖已从20几年前的几只育肥猪发展到今天的养猪场。生猪品种也从起步时的本地土品种,增加到现在的“长白”、“洛克夏”等多个品种。去年,徐珍的生猪养殖给他带来了近5万元的收入。
勤学成为“土专家”
徐珍生猪养殖的技术并不是天生的,二十多年前,高中毕业落榜后,他并没有气馁,立志要当新型农民,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平时自己对科学养殖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借到一本《农村科学养猪技术》心里豁然开朗。通过综合调查,发现农村生猪优良品种短缺,而市场需求量却越来越大。他把精力转向了科学养猪上。由于刚刚起步,1984年,他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抓了4只本地黑猪精心的喂养起来,经过他的科学管理,6个月就全部出栏,还卖了个好价钱。
由于不太懂饲养技术,1997年,徐珍家饲养的生猪很多都得了病,打针吃药输液都治不好。在这场猪瘟中死去10多只小猪,这令徐珍悲伤不已。“之后我又去甘谷省畜禽良种配置中心购买了几只优良品种。并请教了有关生猪的饲养及防疫技术。”通过这次损失汲取教训,为了学到过硬的养殖技术,徐珍报名参加了县畜牧局举办的乡村畜牧兽医培训班,认真学习养殖技术,常常整日整夜蹲在臭气熏人的猪圈里,仔细观察生猪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边实践边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生猪疫病少、生长快、成活率和育肥率高的饲养技术。通过自己的努力徐珍逐渐掌握了生猪养殖方法,他养殖的生猪从此很少生病,近年来靠着公猪配种,改良品种,仔猪繁育。徐珍的猪场开始远近闻名。
创业路上多艰辛
创业之初,没有资金,硬着头皮向亲朋好友借;为了掌握养殖技术,他多次到兽医站虚心向专家请教,还自费订阅了实用养殖技术书籍,靠自学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饲料配制技术,靠自己的吃苦精神和不懈努力,解决了创业路上一个个困难。2004年,寺沟乡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乡政府积极帮助他争取项目农户,发放两头母猪,还无偿提供了价值1200元的种猪,协调信用社贷款,帮他度过了难关。他饲养生猪十几年来,不断引进优良品种,传统和现代养殖技术相结合,从初期几只育肥猪发展到如今的小型养殖场的规模。徐珍兴奋的告诉笔者,这几年,他家每年都要出售100多头仔猪。十里八乡、附近宕昌、临潭等县定购他仔猪的电话一天响个不停!
“说实在话,养猪风险还是大。但是,只要把预防搞好就行了。”在交谈中得知,他家所喂猪除从小注射疫苗外,平时在饲料中还要加入预防药物。此外,猪舍的清洁卫生也非常重要。这两年,市场竞争激烈,生猪生意也不好做,我们为了适应市场,努力搞好售后服务,卖出去的仔猪有啥问题就在电话里解决。买主觉的我们信誉好,会放心与我们合作。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他饲养生猪成功后,附近的村民纷纷上门向他讨教养植技术,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他还经常主动去农户家的指导养殖、防疫、防病等技术。只要养殖户遇到养殖方面的难题,无论多忙,徐珍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去帮忙。在徐珍的带领下,寺沟乡生猪养殖的农户已达60多户,舍扎村李彦军、多纳村王胜红等一批生猪养殖户都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户。 这些收获,离不开徐珍这个‘土专家’对村民的精心指导。”寺沟乡副乡长林明科说。
去年临近春节,不少老板进村进入户收购生猪时,村民们适时卖出,每头获利可观。这更促使村民下定做强做大生猪饲养的决心,说起今后的发展,徐珍踌躇满志:现在生猪市场这么好,又有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我准备通过向银行贷款,加大投入扩大养猪场规模,今年还打算组建生猪养殖协会,按照科学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农户养猪水平。让咱村的人都富起来。(赵鹏)
|